晓发牛渚矶

短帆拂晓春江上,鲜云生缬波如掌。

一声转柁过苍岩,惊起白鸥飞两两。

三山已尽牛渚来,巉崖三面排江开。

昔人一矢斗天险,即今无浪犹风雷。

我来舍舟登绝壁,万丈高寒荡心魄。

水深不见燃犀人,断霞鱼尾星星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春江上航行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面上的云彩、波纹以及航行中的动态美。首句“短帆拂晓春江上”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宁静的早晨,帆影与晨光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接着,“鲜云生缬波如掌”一句,通过“鲜云”和“缬波”的描绘,展现了云彩与水面波纹的和谐之美,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一幅画卷。

“一声转柁过苍岩,惊起白鸥飞两两。”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船只经过陡峭岩石时的情景,以及随之而来的白鸥群起飞翔的动态,充满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随后,“三山已尽牛渚来,巉崖三面排江开”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描绘了船只继续前行,最终到达牛渚矶的壮丽景象,同时通过“巉崖三面排江开”的描述,展现了江面的广阔与壮观。

“昔人一矢斗天险,即今无浪犹风雷。”这两句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勇敢探险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尽管时代变迁,但自然的力量依旧强大,如同昔日的勇士面对天险时的勇猛与今日江面的平静中仍蕴含着的不息之力。

最后,“我来舍舟登绝壁,万丈高寒荡心魄。水深不见燃犀人,断霞鱼尾星星赤。”诗人亲自登临绝壁,感受万丈高寒带来的震撼,同时通过“水深不见燃犀人”的描述,既体现了对古代探险者的怀念,也寓意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更蕴含了对历史、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夜坐怀维衍桐巢

剑白灯青夕馆幽,深杯细倒月孤流。

看花如雾非关夜,听树当风祇欲秋。

吴下酒徒犹骂座,秦川公子尚登楼。

天涯几辈同漂泊,起看晨星黯未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喜新凉

经旬苦焦暑,一雨快披襟。

万绿烟生树,初弦月照琴。

当风人意定,移簟竹香深。

即此新凉夜,因知造物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金陵杂感

平淮初涨水如油,钟阜嵯峨倚上游。

花月即今犹似梦,江山从古不宜秋。

乌啼旧内头全白,客到新亭泪已流。

那更平生感华屋,一时长恸过西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兴(其二)

严飙一何疾,劲草心不忧。

白发本至公,不上松期头。

蓬莱一水隔,大药知难求。

奈何处一世,俯仰同累囚。

未识生人乐,行将成土邱。

回风荡四壁,日影何修修。

恨随孤蓬发,思逐纤尘流。

嗟余未闻道,何能齐短修。

徵衰非一端,泪下不可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