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泛镜湖

漾舟喜湖广,湖广趣非一。

愉目野载芜,清心山更出。

孤烟昼藏火,薄暮朝开日。

但爱春光迟,不觉舟行疾。

归雁空间尽,流莺花际失。

远情自此多,景霁风物和。

芦人收晚钓,棹女弄春歌。

野外寒事少,湖间芳意多。

杂花同烂熳,暄柳日逶迤。

为客顿逢此,于思柰若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镜湖的早春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漾舟喜湖广”便奠定了愉悦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湖面泛舟的喜悦之情。接下来的“湖广趣非一”,则暗示了湖广地区景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愉目野载芜,清心山更出。”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心灵的感受,展现了自然之美。野草繁茂,山色清幽,给人心灵以宁静和平和。接着,“孤烟昼藏火,薄暮朝开日。”描绘了日间与夜晚的不同景象,孤烟在白天隐藏在火光之中,而到了傍晚,太阳再次升起,展现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和谐。

“但爱春光迟,不觉舟行疾。”诗人沉浸在春光中,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享受着舟行的缓慢与悠闲。接下来的“归雁空间尽,流莺花际失。”则通过归雁和流莺的消失,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远情自此多,景霁风物和。”随着情感的深化,诗人的情感也变得更加丰富,同时,晴朗的天气使得周围的景物更加和谐美好。最后,“芦人收晚钓,棹女弄春歌。”描绘了湖边渔人收竿和女子唱春歌的场景,增添了生活气息和人文色彩。

“野外寒事少,湖间芳意多。”野外的寒冷事物较少,湖间的春意却十分浓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最后,“杂花同烂熳,暄柳日逶迤。”百花盛开,柳树随风摇曳,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镜湖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题谢处士山斋

那有唐年客,青山独闭门。

云泉一少事,琴史皆忘喧。

在浚人犹絷,迁乔友未言。

不知幽谷草,何意老王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过中书元舍人山斋

元侯松子宾,寓此掖垣职。

移疾多暇豫,孤斋恣閒息。

修径接大野,重峦跨南北。

具物芬荣时,登攀各可极。

林间百鸟变,郊外千花织。

秦岭似云横,周原如黛饰。

洛中昔游衍,常闻故园忆。

清言尽场圃,嘉话数耘植。

梦想恒载驰,松篁若旧识。

酒情忽无限,琴意忻有得。

更阅青溪诗,逾励丹霞食。

贵者日已远,幸君惠容色。

朅来休颍阳,任予孤且直。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嵩南山九里旧鹊村作

弊庐接箕颍,北望嵩山隅。

兹岭雄且秀,彩翠横天衢。

家世事灵岳,岩栖安敢渝。

从俗因迹化,归静知心愚。

上违先人训,下怜菲薄躯。

自问何功业,谬与贤俊俱。

执羁翊龙羽,秉笔游鸿都。

尸禄负诸己,日使田园芜。

常恐白云意,溘尽黄埃涂。

妙年负恩德,欲去何踟蹰?

明主本尚道,黄屋均蓬壶。

饮惠可冥分,归事烧金炉。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敬和吏部韦郎中庭前朱槿之作

日给当轮满,星郎伏奏旋。

犹纡起草思,更有落花篇。

气与香衣杂,光侵画壁然。

徒闻赋君子,无以和神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