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淡烟斜日媚郊原,中有人家似辋川。
地侧忽惊车马过,三三两两竹篱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开篇“淡烟斜日媚郊原”四字,设置了一个温馨而又略带朦胧的乡村早晨场景。这里的“淡烟”指的是早晨薄雾,“斜日”则是指朝阳从树梢间斜射过来,“媚郊原”则展示了一片宜人的野外风光。
紧接着,“中有人家似辋川”一句,通过对比强化了诗人对于那个人家的向往。这里的“辋川”,通常指的是理想中的美好居所,而这处人家就像是传说中的美丽之地一样,充满了诗人的憧憬。
然而,这种宁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地侧忽惊车马过”一句,用“忽惊”二字,传达了一种突然的动静感,显示出诗人对于外界干扰的敏感。这里的“车马过”,是外部世界的入侵,也可以理解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变故。
最后,“三三两两竹篱边”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有序的景象。“三三两两”形容的是竹篱旁人家散落的数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竹篱边”,则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种隔绝和保护。
整体看来,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凡而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外界干扰的担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接受和适应现实的态度。在这宁静而又动荡的场景中,诗人展现了一种深邃的生活哲学。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兀兀篮舆足欲拳,聊扶藜杖步山边。
招提此去无多地,且就僧房借榻眠。
路傍遥见一山居,欢喜犹如见故庐。
见似故庐犹自喜,如今到后喜何如。
荒墟忽见翠成堆,错认青山入眼来。
元是松林如此好,不妨归去更勤栽。
无日无时不念归,此心宜有鬼神知。
如今已作终焉计,寄语山灵莫勒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