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荒墟忽见翠成堆,错认青山入眼来。
元是松林如此好,不妨归去更勤栽。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归乡的景象和心情。开篇“荒墟忽见翠成堆,错认青山入眼来”两句,以荒废之地突现出绿色植被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发现与惊喜,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归属感。
紧接着,“元是松林如此好,不妨归去更勤栽”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家乡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希望能够返回故土,继续维护和培育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观。这里的“不妨”表达了一种无忧无虑的心态,而“归去更勤栽”则体现了对自然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荒废与繁盛,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他们对于生命简单、纯粹状态的追求。在宋代文人的笔下,这样的主题常常与隐逸思想相结合,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一种超脱和逃避。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无日无时不念归,此心宜有鬼神知。
如今已作终焉计,寄语山灵莫勒移。
欲寒还暖雨还晴,极目秋郊景色明。
应是此归天亦喜,故将风日作人情。
夹道乔松几度春,青青黛色四时新。
当时若尽荒郊种,万顷清阴更可人。
记得年时入境来,老分阃寄惧非才。
今朝遂出洪都去,笑指故山真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