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仲炳归(其三)

思归恨臂不成翰,却笑谁令汝出山。

梦暂得归归未得,且编归梦寄书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叔与所作的《送李仲炳归》组诗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思归恨臂不成翰”,诗人以“恨臂不成翰”比喻自己无法像笔一样书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生动地表达了内心的遗憾和深情。接着,“却笑谁令汝出山”,诗人以幽默的口吻反问,似乎在责怪友人为何要离开,流露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无奈。

“梦暂得归归未得”,诗人通过梦境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虽然梦中能够暂时回到故乡,但醒来后却发现自己仍身在他乡,表达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落差和无奈。“且编归梦寄书还”,诗人决定将这些梦境编成文字,通过书信传递给友人,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22)

李叔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谈天

我坐诗穷子术穷,十年湖海两漂蓬。

子归农圃吾归钓,此去悬知命可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暮春感兴

郊原春向深,幽居寡来往。

和风日披拂,淑气遍万象。

草本意欣荣,禽鸟声下上。

静中观物化,胸次得浩养。

缅怀浴沂人,从容侍函丈。

舍瑟自言志,宣圣独深赏。

一私尽消融,万理悉照朗。

其人不可见,其意尚可想。

我生千载后,恨不操几杖。

春服虽已成,童冠乏俦党。

安得同心人,咏归嗣遗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和吴巽之石菖蒲

菖蒲绿茸茸,偏得高人怜。

心清境自胜,何必幽涧边。

节老叶愈劲,色定枝不妍。

堂中贤主人,与汝俱萧然。

岂不与世接,自远尘俗沾。

形式: 古风

西山孝子吟

君不见东京茅季伟,布褐躬耕具甘旨。

烹鸡馈母供晨羞,却办草蔬为客礼。

北州高士郭林宗,一见惊嗟不能已。

又不见唐朝董邵南,穷居行义无与比。

朝耕夜读养双亲,孝格天翁降祥祉。

一时好事昌黎公,为作启诗歌盛美。

两君制行固已奇,姓名自足垂千祀。

更有高贤为发挥,至今赫然在人耳。

几年见说西山汪,信义当时表闾里。

只今家虽四壁空,却有贤孙祖风似。

力田养亲孝行高,千载董茅同一轨。

孑然只影无妻儿,手自耔耘供滫瀡。

乃翁丧明三十年,膝下承颜不离跬。

三时但务亲耕锄,一日何曾入城市。

朝朝敬问衣燠寒,旦旦谨察食丰菲。

一畦早韭登春盘,五母黄鸡荐秋黍。

尽心自足为亲欢,岂必三牲八珍侈。

谨身百不贻亲忧,父子熙熙和气里。

翁目虽瞽翁心怡,八十庞眉反儿齿。

迩来瓶粟颇不悭,积善固宜天相只。

乡闾咏叹同一声,养志如君能有几。

人有诗书君未学,我谓如君真学矣。

孝弟是乃百行先,为仁每必从此始。

世人有亲不能养,浪著儒冠诚可耻。

何如汪君贫窭中,卓然合此秉彝理。

拱辰山人孝义家,冰鉴可与郭韩拟。

闻君之风喜欲颠,挥洒龙蛇忽盈纸。

诸君自感声气同,杂以清商间流徵。

既经名胜文发扬,一日传誇满桑梓。

我虽病倦愧不文,亦作长谣绍貂尾。

安得是邦贤使君,特为蜚笺启丹扆。

峨峨双表旌高门,题作西山汪孝子。

名配此山长不穷,来者人人为兴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