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美司书赋生玳瑁佳篇仍索鄙句奉和一首

衷甲藩身却误身,谁教全体点斑鳞。

幸容生致池中物,忍使刳为席上珍。

剩买鱼盐便尔性,閒随龟鹤称吾真。

却思御合纹如豆,侍食钧天二十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穿着铠甲却自陷困境,是谁让全身布满斑点。
幸运得以在池中生存,却忍心被割取作为宴席上的佳肴。
只愿买些鱼盐满足本性,闲时与龟鹤相伴,这才是我真实的追求。
回想那些精致的御膳,如同豆粒般细致,我在天宫侍奉饮食已二十年。

注释

衷甲:穿着铠甲。
藩身:陷入困境。
误身:自陷其中。
全体:全身。
斑鳞:斑点。
生致:得以生存。
池中物:池中的生物。
刳:割取。
席上珍:宴席上的美食。
剩买:只愿买。
鱼盐:基本生活所需。
性:本性。
龟鹤:长寿的象征。
御合纹如豆:精致的御膳如豆粒般细致。
侍食:侍奉饮食。
钧天:天宫。
二十春:二十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西美司书赋生玳瑁佳篇仍索鄙句奉和一首》。诗中,作者以玳瑁为题材,表达了对这种珍贵动物命运的感慨。首句“衷甲藩身却误身”描绘了玳瑁身披坚硬甲壳却因此陷入困境,暗示其因美丽外壳而遭人捕捉。次句“谁教全体点斑鳞”进一步强调了玳瑁的独特之处,但也正是这斑斓的鳞片使其成为人们觊觎的对象。

第三句“幸容生致池中物”表达了对玳瑁能被放归自然的庆幸,然而“忍使刳为席上珍”又揭示了现实中的残酷,玳瑁被残忍地剥皮用于制作奢侈品。接下来,“剩买鱼盐便尔性”暗指如果玳瑁能过上自然的生活,只需满足基本生存所需,就能保持其本性。

“閒随龟鹤称吾真”表达了诗人希望玳瑁能像龟鹤一样自由自在,回归自然,这才是真正的“真我”。最后两句“却思御合纹如豆,侍食钧天二十春”以对比的手法,想象如果玳瑁能在皇家园林中度过一生,即使只是作为观赏之物,也比遭受宰割要好得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展现了玳瑁的命运沉浮,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态保护和生命尊严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邦衡生日用旧岁韵

翊戴南阳第一春,驰驱北伐太原津。

天开今代风云会,运应中兴岁月新。

霖雨正宜苏大旱,清风未可作闲人。

一杯安足为公寿,看饮思堂万斛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邦衡再和再次韵

金华绝出气凌霞,不愧君王坐赐茶。

商岭烹来思旧样,洛泉煎处叹新芽。

诗评未怕人生瘿,盐济惟防贼破家。

剩欲苍生苏息否,刚严须是相王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邦衡再送二诗一和为甚酥二和牛尾狸(其一)

金谷烹煎岂我徒,磨舂争语夜阑厨。

六年不赐汤官饵,除日犹分刺史酥。

小惠无多真画饼,大篇有味胜清醐。

遥知发羃烘堂处,不见蒸鹅只瓠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邦衡再送二诗一和为甚酥二和牛尾狸(其二)

追迹犹应怨猎徒,截肪何敢恨庖厨。

鲙鲈湖上休誇玉,煮豆瓶中未是酥。

伴食偏宜十字饼,先驱正赖一卮糊。

却因玉面新名字,肠断元正白兽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