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开篇提到的“古巷戟门”和“旧宅”,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时间久远、人迹稀少的环境中。"谁旧宅"一句中的"谁"字,既可以理解为询问,也可解作叹息,表达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之情。
“早曾闻说属官家”透露出这座宅邸过去可能与权贵有关,但现在却已物是人非。"更无新燕来巢屋"一句中的"巢屋"比喻旧宅,"新燕"则指新的生活或居民,但这里说“更无”,意味着这些旧宅已经人去楼空,没有了生机。
接下来的“唯有闲人去看花”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悲凉。"闲人"可能是诗人自己,或者其他游子,他们在这座荒废的宅邸旁观赏春天的花朵,似乎是在寻找一丝过往生活的痕迹。
“空厩欲摧尘满枥”中的“空厩”描绘了一种荒凉之感,而"尘满枥"则是对过去辉煌时刻的隐喻。"小池初涸草侵沙"一句中的“小池”和“草侵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对人工环境的渐渐吞没。
最后两句“荣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则总结了诗人的感慨。"荣华事歇"意味着一切繁华和盛事都已结束,而“皆如此”表明这是一种普遍的历史规律。"立马踟蹰到日斜"中的“立马”是停留观望之意,“踟蹰”形容马蹄声响,"日斜"则指太阳西斜,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在这个废宅前驻足良久,直到太阳快要落山,才不舍地离开。
整首诗通过对旧宅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以及面对历史变迁时的无奈与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