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其一)

不管霜毛不贷人,一年旧了一年新。

山窗未晓闻山乐,可是梅花漏世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无论岁月如何无情地催人老去,一年又一年过去
清晨在山窗前听到山中的乐音,莫非是梅花泄露了春天的气息

注释

霜毛:形容岁月的流逝,像霜一样侵蚀人的青春。
贷:宽恕,此处指岁月不饶人。
旧:过去的一年。
新:新的一年。
山窗:窗户对着山景。
未晓:清晨,天还没亮。
山乐:山中的自然声音,如鸟鸣、风声等。
可是:难道是。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早春的到来。
漏世春:透露出春天的信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亶的《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自然与时间的流转,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感悟。

"不管霜毛不贷人,一年旧了一年新",这里的"霜毛"可能指的是岁月的痕迹,"不贷人"则表达了时间无情地流逝,无论人如何抗拒,都无法阻止岁月的更迭。这两句诗传达出一种人生短暂、时光荏苒的感慨。

"山窗未晓闻山乐",诗人通过清晨在山窗边听到山间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欢乐,尽管时间在流逝,但山间的景色和声音依然如故,富有生机,给人带来愉悦。

"可是梅花漏世春","梅花漏世春"暗指冬去春来,梅花的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即使在严寒中也能感知到季节的变换,诗人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期待和对新一年的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哲理思考和对生活的新希望。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题宝林院琼阇黎房

山农未用踏沟车,一穴灵泉荫万家。

香积从今饱檀施,会看讲夜落天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法喜院是院一瓦一木皆自能师手而师丈室惟布衾木枕无复长物即之坐庞眉皓顶泊然似不能言者无乃真有道者耶(其二)

了无情解作攀缘,一钵三衣只兀然。

坐对青山不知老,学人休问祖师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法喜院是院一瓦一木皆自能师手而师丈室惟布衾木枕无复长物即之坐庞眉皓顶泊然似不能言者无乃真有道者耶(其一)

抱山重屋两回廊,杉桧如云百尺长。

香火它年谁第一,老师辛苦顶如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崇福禅院二首(其二)

龛灯隐隐夜初分,落果猿啼枕上闻。

客梦欲成成不得,一窗残月半床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