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送史庸庵赴补北上

先生那得高眠也。且为苍生一起。

正五月、嫩晴天气。门外柳浓波翠。

两载朱幡,三年黄绶,总是心如水。

骊唱罢,琴鹤萧然,欸乃扁舟,月色江声相倚。

最牵情,归来曾赋,几点鹭朋鸥伍。

白社清吟,兰亭高会,事事关人意。

看纵横、斑管乌丝,疏狂馀几。

喜今朝,柔乡翠国,别有一番风味。

月底笙箫,风前兰麝,望里神仙侣。

只高阳旧伴,醉踏渔舟归去。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

鉴赏

此诗《十二时·送史庸庵赴补北上》由清代诗人黄永所作,以送别友人为主题,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先生那得高眠也”,以反问开篇,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别的不舍与感慨。接着“且为苍生一起”一句,既是对友人高尚品德的赞美,也暗示了友人此行的使命与责任。

“正五月、嫩晴天气”描绘了送别时节的景象,春末夏初,天气晴朗,为离别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与希望。门外的柳树浓绿,波光粼粼,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两载朱幡,三年黄绶,总是心如水”三句,通过友人的仕途经历,展现了其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即使在官场浮沉,也能保持心境如水,不为外物所动。

“骊歌罢,琴鹤萧然,欸乃扁舟,月色江声相倚”四句,以音乐、自然景物和友人乘坐的小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

“最牵情,归来曾赋,几点鹭朋鸥伍。白社清吟,兰亭高会,事事关人意”几句,回忆了友人过去相聚的美好时光,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共同的志趣。

“看纵横、斑管乌丝,疏狂馀几”两句,以斑驳的笔墨和乌丝的书法,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个性的欣赏与理解。

“喜今朝,柔乡翠国,别有一番风味。月底笙箫,风前兰麝,望里神仙侣”几句,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的新环境,充满了想象与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新生活的祝福与憧憬。

最后,“只高阳旧伴,醉踏渔舟归去”两句,以古代高阳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此次离别后,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像古代的渔夫一样,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29)

黄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女摇仙佩.寿巢仪部兼山先生六十

天衢贵客,粉署仙郎,未老拂衣归去。

新制荷裳,才成小筑,恰在白云深际。看门前流水。

并楼头明月,萧然佳致。

更说甚、野间绵蕞,殿上歌呼,叔孙典礼。

好白眼科头,藤杖芒鞋,山颠水际。

更有井公园客,金粟洪厓,笑语从容联袂。

五夜鸾箫,九霄笙鹤,人世繁华无比。怪婚男嫁女。

把向平、早岁良时轻弃。

问先生、逍遥五岳,旧时都养。容吾执御。

两不负,有巢家世黄熊裔。

形式: 词牌: 玉女摇仙佩

闲中好.还书

书空寄,阁着不开封。添上侬边泪,还君讶不同。

形式:

梦江口.即单调望江南。春尽

春去罢,因甚却关情。

最是柳丝长不了,何来燕子语偏明。怕要下阶行。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南乡子.倦

重门深闭。细草如烟烟满砌。日长睡起独凭栏。

看鸳鸯。双双飞去又飞还。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