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空亭瞰牛渚,高高凌紫氛。
澄江万里至,华崿两眉分。
落日兼霞綵,流光成绮文。
凭轩引兰酌,休忆谢将军。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蛾眉亭上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空亭瞰牛渚,高高凌紫氛”描绘了亭子的位置,位于高处,俯瞰牛渚,仿佛凌驾于紫色的云雾之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澄江万里至,华崿两眉分”两句,将视线拉远,展现出一条清澈的江水延伸至远方,与两侧的山峦相映成趣,如同两道眉毛般分明,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
“落日兼霞綵,流光成绮文”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的景象,阳光与晚霞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而“凭轩引兰酌,休忆谢将军”则表达了诗人在此美景中自得其乐,借酒抒怀的情境,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过去功名的淡然态度,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不详
一字天心,先世为唐兀氏。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入为中书刑部主事,以忤权贵,弃官归。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为翰林修撰。至正十二年,任淮西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守安庆,御来犯军,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拜淮南行省左丞。十七年十月,为陈友谅、赵普胜军包围。次年正月,城陷,自刭。谥忠宣。为文有气魄。有《青阳集》
君家南山下,南山果何如。
开阖尽云路,向背凌空虚。
木客采薜荔,怨女咏蘼芜。
何当牵白犬,见君岩下书。
喧喧引长绂,箫鸣闾井间。
旌连绮霞阁,路指敬亭山。
泉底鸾台掩,城中翟盖还。
尚书老归国,谁与袭芳兰。
杀机起无象,平陆忽成红。
苍生吮猛虎,日驭经纷虹。
举目墟里间,但见蒿与蓬。
惟有王官谷,于今似画中。
宗老来相报,黄梅盗已平。
传闻一峰下,临眺九江横。
象构谁能坏,香台积可成。
凭询几小劫,又复到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