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首(其二)

清净行者不涅槃,破戒比丘无地狱。

天台相接到西川,总是自家亲眷属。

形式: 偈颂 押[沃]韵

翻译

修行清静的人不会追求涅槃
犯戒的和尚没有地狱般的惩罚

注释

清净:指心灵纯洁,不受世俗欲望干扰。
涅槃:佛教中指超脱生死轮回的最高境界。
破戒:违反佛教戒律。
比丘:佛教中的男性出家人。
地狱:佛教中象征痛苦和罪恶的阴间。
天台:指天台山,古代中国佛教名山。
西川:古地名,泛指四川西部地区。
自家:自己的亲人或团体。
亲眷属:亲属或亲近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了一所作的《颂古二十首》中的第二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关于修行和解脱的观念。"清净行者不涅槃",强调了真正的修行者并不追求涅槃(佛教中指超脱生死轮回的状态),而是保持内心的清净。"破戒比丘无地狱"则指出,即使身为出家人犯戒,只要内心不堕落,就不会落入地狱般的苦境。"天台相接到西川"暗喻修行者的道路广阔,无论天台山还是西川,都是通往觉悟的途径。最后两句"总是自家亲眷属",表明修行的真谛在于回归自我,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才是最亲近的亲属和归属。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佛教的智慧,教导人们不必执着于外在形式,而要注重内在的修行和觉悟。

收录诗词(20)

释了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二十首(其十三)

殿上从来好功德,如何侍者却疑惑。

赵州露出赤心肝,问著依然墨漆黑。

形式: 偈颂 押[职]韵

颂古二十首(其十二)

礼佛无端撞赵州,却将知见作冤雠。

如今四海平如掌,云自高飞水自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二十首(其十九)

杨岐金圈与栗蓬,吞跳依前事不同。

大海都来一口吸,更无南北与西东。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颂古二十首(其十)

檀越家中作水牛,收来放去任优游。

不曾犯著人苗稼,何必南泉对赵州。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