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一五五)

有树先林生,计年逾一倍。

根遭陵谷变,叶被风霜改。

咸笑外凋零,不怜内文采。

皮肤脱落尽,唯有贞实在。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翻译

有树木生长在森林中,岁月已超过了一倍。
树根经历了山谷变迁,树叶遭受了风霜洗礼。
都嘲笑它外表凋零,却不知内里充满文采。
表皮剥落殆尽,唯有坚贞之魂永存。

注释

树:指代树木。
先林:森林之中。
计:计算。
逾:超过。
遭:经历。
陵谷:山谷。
叶被:树叶受到。
改:改变。
咸:都。
外:外表。
凋零:枯萎凋谢。
内:内在。
文采:美好的品质或才华。
脱落:剥落。
贞实:坚贞不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树木的生长变迁图景,寓意深远。"有树先林生,计年逾一倍"两句表明了树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成长,其数量甚至超过了初生的林木。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力强韧的一种描绘,也暗示了一种超越常态的发展速度。

"根遭陵谷变,叶被风霜改"则写出了树木经历了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它的根部遭受了山丘和深谷的变迁,而它的叶子也被风霜侵袭所改变。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自然界中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适应的主题。

"咸笑外凋零,不怜内文采"表达了诗人对此种现象的态度。树木虽然在外观上显得枯萎,但诗人并不哀叹它的衰败,反而赞赏其内在的坚贞和美好。这既是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肯定,也是对精神境界的一种寄托。

"皮肤脱落尽,唯有贞实在"则更深化了这一主题。树木的外皮虽已剥落,但它那不变的本质——坚守贞操的品格依然存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在美德与外部变化之间的对立,以及精神价值超越物质衰败的主题。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的壮观,也透射出哲理和人生境界的思考。它以生动的笔触,激发人们对于生命、成长与坚持内在美德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一五六)

寒山有裸虫,身白而头黑。

手把两卷书,一道将一德。

住不安釜灶,行不赍衣裓。

常持智慧剑,拟破烦恼贼。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五七)

有人畏白首,不肯舍朱绂。

采药空求仙,根苗乱挑掘。

数年无效验,痴意瞋怫郁。

猎师披袈裟,元非汝使物。

形式: 古风 押[物]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五八)

昔时可可贫,今朝最贫冻。

作事不谐和,触途成倥偬。

行泥屡脚屈,坐社频腹痛。

失却斑猫儿,老鼠围饭瓮。

形式: 古风 押[送]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五九)

我见世间人,堂堂好仪相。

不报父母恩,方寸底模样。

欠负他人钱,蹄穿始惆怅。

个个惜妻儿,爷娘不供养。

兄弟似冤家,心中长怅怏。

忆昔少年时,求神愿成长。

今为不孝子,世间多此样。

买肉自家噇,抹觜道我畅。

自逞说喽啰,聪明无益当。

牛头努目瞋,出去始时向。

择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

罗汉门前乞,趁却闲和尚。

不悟无为人,从来无相状。

封疏请名僧,䞋钱两三样。

云光好法师,安角在头上。

汝无平等心,圣贤俱不降。

凡圣皆混然,劝君休取相。

我法妙难思,天龙尽回向。

我今稽首礼,无上法中王。

慈悲大喜舍,名称满十方。

众生作依怙,智慧身金刚。

顶礼无所著,我师大法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