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亭夜坐

明月爱流水,一轮池上明。

水亦爱明月,金波彻底清。

爱水兼爱月,有客登西亭。

其时万籁寂,秋花呈微馨。

荷珠不甚惜,风来一齐倾,露零萤火湿,屟响蛩语停。

感此玄化理,形骸付空冥。

坐久并忘我,何处尘虑撄。

钟声偶然来,起念知三更。

当我起念时,天亦微云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的《水西亭夜坐》,描绘了作者在静谧的夜晚坐在水西亭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首句“明月爱流水”,以拟人手法写出明月与流水之间的相互倾慕,形象生动。接下来,“水亦爱明月”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交流,而“金波彻底清”则描绘了月光洒在水面的清澈景象。

诗人通过“爱水兼爱月”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引出“有客登西亭”的场景,此时万籁俱寂,只有秋花散发出微微香气,增添了宁静的氛围。荷花随风摇曳,露水打湿萤火,脚步声和虫鸣声一时停止,诗人深感自然界的玄妙变化。

“感此玄化理,形骸付空冥”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法则的领悟,心灵超脱于世俗纷扰之外。最后,“坐久并忘我”写出了诗人完全沉浸在自然之中,忘却自我,直到远处的钟声提醒他已至深夜。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夜思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然心境。

收录诗词(95)

袁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 字:子才
  • 号:简斋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16-1797

相关古诗词

雨后步水西亭

雨气不能尽,散作满园烟。

好风何处来,荷叶为翩翩。

群花浴三日,意态柔且鲜。

幽人倾两耳,竹外鸣新泉。

啁啁一鸟歇,阁阁群蛙连。

暝色起乔木,断虹媚远天。

蜗过有残篆,琴润无断弦。

凭阑意清悄,与鸥相对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玉泉观鱼

玉泉何澄清,银河移在地。

戢戢万鱼头,空行渺无际。

红鳞色陆离,白小影摇曳。

窥客若有情,衔花俨相戏。

池间荇藻长,风定水烟细。

可惜夕阳沈,钟声云外至。

春山生睡容,游客有归意。

回首波纹平,淡月僧门闭。

形式: 古风

宝刀歌为云若司马作

云若司马真英豪,磨墨捉我题宝刀。

此刀不许俗笔写,也须笔健如刀者。

拔鞘相夸风满庭,将拔未拔刀先鸣。

电光荧荧射窗冷,夫容飘飘上手轻。

伸则铿然屈则转,从古英雄善舒卷。

海上长鲸见汝愁,月中丹桂为谁短。

精铁镕成历几年,孟劳身分压龙泉。

可磨巴汉三江水,可走哥翰万里天。

摩挲拟叩金环问,吾戴吾头不敢近。

今年六月如秋凉,疑是刀来照此方。吁嗟乎!

神农药,尧舜法,一半生人一半杀。

不如君家此物知恩仇,不报仇时绕指柔。

形式: 古风

观大龙湫作歌

龙湫山高势绝天,一条瀑走兜罗绵。

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虽分焉。

初疑天孙工织素,雷棱抛掷银河边。

继疑玉龙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

谁知乃是风水相摇荡,波回澜卷冰绡联。

分明合并忽迸散,业已坠下还迁延。

有时软舞工作态,如让如慢如盘旋。

有时日光来照耀,非青非红五色宣。

夜明帘献九公主,诸天花散维摩肩。

玉尘万斛橘叟赌,明珠九曲桑女穿。

到此都难作比拟,岿然独占宇宙奇观偏。

更怪人立百步外,忽然满面喷寒泉。

及至逼近龙湫侧,转复发燥神悠然。

直是山灵有意作游戏,教我亦复无处穷真诠。

天台之瀑何狂颠,雁山之瀑何蝉嫣,石门之瀑何喧阗,龙湫之瀑何静妍。

化工事事无复笔,一瀑布耳形万千。

要知地位孤高依傍少,水亦变化如飞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