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风只在五峰前,应是精灵降作贤。
万里无云惟一鹤,乡中同看却升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洁脱俗的山水画面,充满了超然物外的情趣。"高风只在五峰前"一句,设定了一个开阔壮丽的场景,其中“五峰”或许指代某一著名山脉,而“高风”则是这山脉特有的清新之气,也象征着一种高洁不凡的品格。"应是精灵降作贤",则进一步点出了这种自然景观所蕴含的神秘力量和道德高度,似乎这里的风能使人升华,变得更加贤良。
接下来的两句“万里无云惟一鹤,乡中同看却升天”更是诗意的高潮。"万里无云"描绘了一片开阔无边的晴朗天空,而“惟一鹤”则突出了这鹤独自飞翔的孤傲姿态,这不仅是一幅画面,也象征着一种超脱红尘、独立行走的生活态度。"乡中同看却升天",则表达了诗人与乡民共同仰望这一壮观,并从中得到灵感,如同心灵得以飞升,通往天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和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篇融合了山水之美与哲理之深的佳作。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诗家偏为此伤情,品韵由来莫与争。
解笑亦应兼解语,只应慵语倩莺声。
薄腻力偏羸,看看怆别时。
东风狂不惜,西子病难医。
肌细分红脉,香浓破紫苞。
无因留得玩,争忍折来抛。
陶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
何处更添诗境好,新蝉欹枕每先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