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土

丰凶不可问,疑入瘴乡春。

高汉枯无润,刚风吹作尘。

园林霜后色,樵牧雾中身。

四望荒荒白,谁为洗日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繁荣与困厄无法预料,仿佛进入充满瘴气的春天。
高大的汉水干涸无水,强劲的风把它吹成尘土。
园林在秋霜之后色彩萧瑟,砍柴放牧的人行走在雾气中。
四处望去一片荒芜苍白,谁能洗净这样的日光?

注释

丰凶:形容繁荣和困厄。
瘴乡:指热带或湿热地区,有瘴气的地方。
高汉:可能指汉江,古代中国一条重要的河流。
枯无润:形容干涸无水。
刚风:强劲的风。
尘:尘土。
园林:指人工种植的树木和花草之地。
霜后:秋季过后,霜降时节。
樵牧:砍柴和放牧。
雾中身:在雾中行走的人。
荒荒:形容荒凉。
洗日人:能洗净天空、带来希望的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雨土》,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诗中描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动荡和民生疾苦的忧虑。首句"丰凶不可问"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百姓生活的艰难,接下来的"疑入瘴乡春"则以比喻手法,形容地方环境恶劣,如同瘴疠之地,即使春天来临也无法带来生机。

"高汉枯无润,刚风吹作尘"进一步描绘了大地的干旱和风的无情,连泥土都变得干燥,被风吹散成尘埃。诗人通过"园林霜后色,樵牧雾中身",展现了秋天的凄凉景象,以及农人们在雾气中艰辛劳作的画面。

最后两句"四望荒荒白,谁为洗日人"以广阔的白色荒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清明的渴望,希望有人能拨开乌云,带来光明。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林景熙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剑池

凿开神斧是何年,珠雁金凫锁冷烟。

薜荔带云悬古木,辘轳卷月出秋泉。

岩前洗剑精疑伏,林下烹茶味亦禅。

高倚石阑清啸发,恐惊池底老龙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客怀

道出箫台北,青鞋第几山。

看云生远思,临水觉衰颜。

石室猿空老,花时燕独还。

春光已愁寂,况复在兵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客意

独夜愁如此,殊乡老柰何。

故人经乱少,归梦入秋多。

衣敝邻砧动,书沈海雁过。

灯前空拂剑,酒薄不成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拜岳王墓

寥落一抔在,英雄万古冤。

孤忠悬白日,遗恨寄中原。

树老残霞澹,尘深断碣昏。

东南天半壁,往事泣寒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