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鲍之芬的《消寒十咏·清平乐(其六)炙砚》描绘了冬季里文房四宝之一——砚台的场景。"窗南砚北",诗人以窗外砚池为背景,展现了砚台在寒冷季节里的静谧与冷峻,"凛凛冰坚石"形象地刻画出砚石的坚硬和冰冷。接着,通过"脆质难凭敲凿力",诗人暗示了砚石虽硬,但需借助炉火的微温来慢慢加热,"炉火温黁微炙",描绘了这个过程的细腻与耐心。
"融融暖玉生烟",将砚台比喻为温润的美玉,随着温度上升,砚池上升腾起轻烟,象征着墨的渐渐融化。"东风冻解春先",进一步寓意春天的气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悄然来临,预示着创作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顷刻香腾墨海,何能荒我良田",表达了诗人对砚台即将焕发生机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知识与灵感如良田般需要精心呵护和滋养的情感。整首诗寓情于物,富有哲理,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情趣和学问态度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