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九首(其六)

记曾相见,帘里惊鸿留一盼。

待得重逢,腰瘦眉浓两病中。

恹恹春闷,带一分愁偏有韵。

恁地聪明,假作无情更有情。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九首(其六)》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词句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记曾相见,帘里惊鸿留一盼”,以“惊鸿”比喻女子的美丽身影,通过“帘里”这一特定场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初次相遇时的惊艳与心动。接着,“待得重逢,腰瘦眉浓两病中”,描述了两人再次相会的情景,但此时却都因病态显得消瘦,眉眼间却依然透露出深情,暗示着即使身体疲惫,心中的情感依旧炽热。

“恹恹春闷,带一分愁偏有韵”,在春日的慵懒与愁绪中,诗人捕捉到了情感的微妙之处,即使心中充满忧愁,这份愁绪也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仿佛是情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最后,“恁地聪明,假作无情更有情”,这句话揭示了情感的复杂性,表面上装作无动于衷,实际上内心深处的情感更加深厚,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恰恰反映了诗人对这段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人物情感细腻入微的刻画,以及对情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通过“记曾相见”到“假作无情更有情”的情感转折,不仅展现了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爱情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九首(其七)

春归有信,曾遣莺儿来问讯。

莫怨东风,莺语周遮自恼侬。

欲传心事,怎不教他双燕子。

无奈匆匆,人在长愁短梦中。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九首(其八)

俏垂双鬓,窣地行来花有影。

不怕生疏,一点灵犀惯吃虚。

再三临镜,偏是何郎工傅粉。

十斛明珠,抵得当筵一笑无。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九首(其九)

明朝初七,风雨可怜吹竟夕。

后会分明,早已离愁一半生。

声声咽露,秋在牵牛花上语。

莫怨今秋,那见鸳鸯会白头。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壶中天二首(其一)

壶中旧隐,有丹岩翠嶂,遮断尘境。

山下林亭亭下水,隔水别开鸥径。

映竹弹棋,刷苔品石,秋满纱巾影。

山前何有,藕花菱叶千顷。

正好瘦策扶亲,团蕉挈弟,瓜果盈盘饤。

坐到梧桐凉月上,更理冰弦夜咏。

轻裂萝裳,长安回首,眄断青猿信。

乞公渲笔,溪声画里堪听。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