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永古庵孤峰文上人以故人禾川吴经历仲素临绝遗诗见示情不能已遂次韵以挽之

死去凭谁赋蓼莪,故人解剑适经过。

残年古寺遗诗在,落日孤坟芳草多。

勋业未成垂老尽,文章已著奈贫何。

科名况有同宗弟,不与招魂效楚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巽的《城南永古庵孤峰文上人以故人禾川吴经历仲素临绝遗诗见示情不能已遂次韵以挽之》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故人离世后的凄凉景象和对故人功业未竟、文章卓著却遭遇贫困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逝者命运的同情。

首联“死去凭谁赋蓼莪,故人解剑适经过”以“蓼莪”典故,暗喻故人的离世,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接着,“残年古寺遗诗在,落日孤坟芳草多”两句,通过描述古寺中的遗诗和孤坟旁茂盛的芳草,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悲凉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颔联“勋业未成垂老尽,文章已著奈贫何”则直接抒发了对故人未能完成功业而年华已逝,虽文章显赫却仍困于贫困的惋惜与无奈。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故人个人命运的同情,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尾联“科名况有同宗弟,不与招魂效楚歌”则表达了对故人后辈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继承先辈的遗志,为逝者招魂,以楚歌的形式表达哀思。这一句既是对故人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寄托,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故人离世后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故人命运的深切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86)

周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尝参预平定道、贺二县瑶人起事,授永明簿。有《性情集》

  • 字:巽亨
  • 号:巽泉
  • 籍贯:吉安

相关古诗词

挽谢知州

五马归来临别墅,犹持风采动眉须。

高年自是国遗老,直笔曾言台丈夫。

健若秋鹰厉霜翮,清如寒露出冰壶。

梅花原上吟魂冷,雪满空山鹤影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挽周宣慰方壶

仗节南征靖庾关,提兵又出讨荆蛮。

酡颜鹤发雄姿老,羽扇纶巾雅量閒。

梅岭云归凯初奏,柳营星坠榇空还。

应怜太府朝正日,不见腰金列早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哭龙录事元同时权万安县尹

龙冈春暮别参军,驰檄南征过五云。

每惜日边归进士,俄惊地下作修文。

空梁落月犹疑见,寒木悲风不忍闻。

梦断吟魂招未得,梅花江路雪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挽萧推官

归来林下振高风,丰颊修髯见一翁。

近世衣冠似公少,故家文献有谁同。

凤箫声断瑶台冷,绣斧尘生蕙帐空。

几叶秋风惊别鹤,满阶夜雨续吟蛩。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