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敬之甥归湘

人言湘中风,我未识见之。

撅土朝熝笋,泲麻夜燃脂。

笋绵纬成筐,脂光照缲丝。

蟆虾羞入馔,粔籹不堪炊。

屑麦仅蒸麸,酿秫甘歠醨。

弃馀入邻疆,贩驵权不訾。

岂其自知盈,耻与操赢奇。

渐涵入骨髓,耳目常途迷。

自非上供输,白首无别离。

百屋如处女,何能拥高赀。

子舅始我言,厥初咎之谁。

譬彼行为山,一篑请自兹。

顾子亦举举,雄飞不能雌。

一楫割甥舅,张弧射群疑。

曲踊吾甚武,柆骞掇胡荽。

岂能媚庭帏,泥泥儿女姿。

湘土善敏树,湘荼未如饴。

彼飞云中雁,乐以无絷维。

唇厚掩虞齿,薇肥活夷饥。

秋风片帆白,淡月照所思。

归语湘中人,吾言百世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蒋敬之甥归乡的深切关怀与复杂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湘地的独特风貌和生活情境。

首句“人言湘中风”,引出对湘地风俗的遐想。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湘地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土地上生长着嫩笋,夜晚麻油燃烧,照亮了纺线的过程。然而,这里的生活并不富裕,食物简单,麦麸、酒糟是常见的食物。人们将剩余的食物卖给商人,生活艰辛却也自给自足。

诗人表达了对蒋敬之甥的担忧,担心他是否能适应这样的生活,是否能保持自己的尊严。他将蒋敬之甥比作山行者,强调了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鼓励蒋敬之甥要勇敢飞翔,不要被世俗束缚,要追求自己的理想。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蒋敬之甥归乡的情景,秋风、白帆、淡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最后,诗人希望蒋敬之甥能将这段经历作为宝贵的人生财富,影响更多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湘地的风土人情,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对个体自由与尊严的尊重,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收录诗词(240)

罗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胡大声考绩归严州

桐江亦澄渊,其下多鱼鱼。

善钓不钓鱼,所以鱼有馀。

鱼馀今尚钓,钓鱼乃真渔。

真渔亦无数,曾不登简书。

刺史行部时,善钓今有欤。

我考刺史最,所不贵栉梳。

刺史意在此,适会我言初。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环翠亭为门生吴廷亮父南坡作

白雾下赤壁,素月筛青林。

风露变草木,鱼鸟解晴阴。

蛟潭湛潏潏,鸥波去沉沉。

岛屿上下势,舟船来去心。

此亭对此景,一鹤与一琴。

琴音谐韶濩,鹤性甘萧森。

春浓十里竹,秋静万家砧。

象罔溟蒙合,云雷屯伏深。

主人葛天氏,不信有朝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黎太监永思诗

大家东征逐子回,子如从龙母当来。

龙飞在天随百雷,蟒衣玉带晏清陪。

有羹可遗荅涓埃,高凉墓水黄猿哀。

谷异死同趋夜台,慈乌哑哑伤痛哉。

负土封丘如黄能,长楸森森手自栽。

寺人孟子心未灰,凡百君子诗可裁。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戏赠杨蕲邵三君子

蜾蠃螟蛉侍侧豪,江汉浮萍刺眼毫。

酒狂自大心陶陶。

曾同灵均怨作骚,一腹奚足吞江涛。

古言聚灰曾止滔,此事何异海可舠。

四夔标榜不与皋,直追那颂置我鼗。

冥搜罔象归笼牢,火炮铁柱沃以膏。

灼肤熸骨焦皮毛,钁天大斧斩鬼刀。

支祈可系百丈绦,荼垒畏避潜栖桃。

叱穆借骏手指騊,掷下辔把造父操。

昆崙险幽龙鬼韬,命赤郭食日几遭。

入幽探怪气愈骄,陋彼嗜琐溲溺槽。

归来疑仙或疑妖,女妻惊怕仆妾逃。

词源如井引桔槔,倚马可待书者劳。

调高和寡中路号,曳我鹪鹩出蓬蒿。

关西夫子披锦袍,鹿鸣初歌髧中髦。

大弓水犀铁瓮韬,许昌使君秉干旄。

灯前促膝吞醇醪,狂夫大叫仍嗷嘈。

载鼷以车向我嘲,岱宗为卑此会高。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