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松枯石老冻云垂,到此虚空渐觉低。
脚力尽时清兴远,与谁携手上天梯。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智愚在壬戌年登上雪窦山妙高处的景象。首句"松枯石老冻云垂",通过描绘松树干枯、石头古老以及低垂的寒云,营造出一种冷峻而苍茫的氛围,暗示了登山环境的艰辛和孤寂。接着的"到此虚空渐觉低",进一步表达了随着海拔升高,诗人感受到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是心灵上的空旷和渺小。
"脚力尽时清兴远",诗人以自己的体力耗尽为转折点,反而激发了内心的清静与遐想,这种逆境中的超脱之感流露出诗人不凡的修养和心境。最后的"与谁携手上天梯",以疑问的形式,既寓言式地表达了攀登高峰的孤独,也象征着寻求精神上的伴侣或超越自我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山水之间,展现了宋代理学家智愚的禅意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黄秫烂舂如切玉,醉人风味忍沾唇。
火炉头话烦君举,莫作粘牙缀齿人。
湖边问路入深云,十载心香一炷焚。
不见隐之真隐处,晓风凌露叶初闻。
堂上新生虎面狸,千金许我不应移。
家寒故是无偷鼠,要见翻身上树时。
风高木落雁山秋,鞭起无依穴鼻牛。
村草步头拦不住,大方随处有良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