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新淦令徐信甫至赣相过

永嘉之重自晋始,积至本朝始多士。

大科异等固其常,文章道德相角掎。

淳熙癸卯徐令君,相逢欲执弟子礼。

聊将舌本吐寸玑,辄自脚跟参万里。

藏中触处随光明,言下从谁得原委。

国子博士陈先生,初受皮肤终骨髓。

孤篷今转大江西,猛象欲踏黄河底。

但恐黄河深更深,水浮太空空浮水。

裹粮学道仆马疲,归家落照在帘里。

自有馀师更求师,棒头打出乃其理。

况人胸中各法门,陈君韩子吾柳子。

虽有心印不敢传,恐君呵佛骂祖尔。

形式: 古风

翻译

永嘉的繁荣从晋朝开始累积,直到本朝才人才济济。
大规模考试和特殊等级是常态,文章和道德相互较量。
淳熙癸卯年,徐县令与我相遇,他想拜我为师。
我随意吐露点滴智慧,足迹却遍布万里。
心中的知识无处不在,言语背后蕴含深意。
国子监博士陈先生,学问深入骨髓。
如今我漂泊在大江以西,志向如猛象欲踏黄河河底。
只恐黄河更深,水似太空,空似水中。
带着干粮修行,仆马疲惫,回家时夕阳映照帘内。
我还有更多的老师可以请教,棍棒教育才是道理。
每个人心中都有法门,陈君、韩子、柳子各有特色。
虽然有心法,我不敢轻易传授,怕你亵渎佛法祖师。

注释

永嘉:地名。
晋:晋朝。
积至:累积到。
本朝始:本朝开始。
大科:大规模考试。
异等:特殊等级。
文章:文学才华。
道德:道德修养。
淳熙癸卯:宋淳熙年间。
徐令君:徐县令。
舌本:舌头。
寸玑:点滴智慧。
脚跟:足迹。
万里:万里之遥。
国子博士:国子监高级学者。
陈先生:指陈先生。
孤篷:孤独的船。
大江西:大江以西。
猛象:比喻壮志。
黄河底:黄河河底。
棒头打出:棍棒教育。
心印:内心深处的领悟。
呵佛骂祖:亵渎佛法祖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谢新淦令徐信甫至赣相过》,主要描绘了对友人徐信甫来访的热烈欢迎和对其才华的赞赏。诗的前两句追溯了永嘉人才的积累,强调了徐令君的到来增添了士人的光彩。接下来,诗人以“舌本吐寸玑”、“脚跟参万里”形容徐令君的言辞犀利且见识广博,他的智慧如同明灯照亮四周。

诗人称赞徐令君不仅在文章上造诣深厚,还注重道德修养,与国子博士陈先生的教导相得益彰。徐令君的才情被比喻为孤篷转航江河,意气风发,志向远大。然而,诗人也提醒他要谦虚谨慎,不要过于自信,以免陷入自我膨胀。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徐令甫不断求学的态度的肯定,以及对他可能追求更高境界的期待,同时也暗示每个人心中都有独特的修行之路,徐令君与韩子、柳子各有其独特之处。诗人虽然欣赏徐令君的才华,但仍担心他可能会过于激进,呵佛骂祖,因此表达出对平衡的劝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徐令君的才学和品性,同时也传达了对学问态度的深沉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学术和人格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马漕桂岩

岱舆山峨东海头,招摇山峨西海陬。

两山相望几万里,月桂满巅花长秋。

罗浮山峨南海岸,道取东西盖其半。

衔种非资化鹤功,谁其有力移此粲。

广东使者富民侯,函丈虽褊馀清幽。

眼前开辟一混沌,墙角峥嵘小罗浮。

侯睨罗浮吞八九,摩挲缩地挟山手。

雷霆骤下震以惊,赑屃争前负而走。

罗浮故与蓬莱连,蓬莱新与罗浮迁。

琼瑶古木叶覆地,玗珠老树枝参天。

花环实娜涵沆瀣,天上那知在鳌背。

炎州寖作广寒宫,鲍肆薰为香积界。

元戎大字蟠蛟虬,扁椠为侯揭殊尤。

一丽山氏一苍颉,幸自同与造化游,何当同与造物休。

形式: 古风

道人彭永年来番禺过访相约归日游阁皂

雅性苦无他嗜好,山之佳处吾皆到。

江西山半入诗中,点检怪犹无阁皂。

吾家十世江西居,南来始得阁皂图。

垩文横斜水曲直,煤汁浓淡山荣枯。

燕閒指顾图之上,神游满意酬心赏。

已空沙界无大千,那信沧溟有方丈。

诗仙来往白云乡,惟沈廷瑞伊用昌。

画帘捲舒纳夜月,金鼎开阖吞朝阳。

两篇之外有馀景,孟阳摹写得要领。

或云图是无声诗,犹将幻梦对泡影。

撙斋或是武夷曾,道人未必非老彭。

相逢恍惚似前世,一笑舂容话长生。

大道一成百无恐,仙家犹被死生动。

逃劫莫如徐佐卿,山行未免飞矢中。

道人词诎不敢争,殷勤约我游青城。

横江孤雁飞且鸣,便是道人出相迎。

形式: 古风

道边竹

腾身已往化为龙,未化先拔济物功。

六月乾坤尘扑火,行人无个不清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盆兰久不放花七月晦日忽生两茎欣然赋之

滋兰十载一花无,忽放双茎绿叶敷。

尚有同心留沆瀣,勿令当户杂蘼芜。

化人陋室幽香远,媚我寒闺旧梦孤。

佳种自来喜深谷,秋江其奈所思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