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书事三首(其一)

疏帘掩映物华鲜,睡起西窗思黯然。

落日断云收宿雨,暖风纤草涨新烟。

寂寥乐事烧灯后,懒慢情怀拄杖前。

幽兴不缘愁病减,时时觅纸写新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疏帘掩映物华鲜”,以疏朗的窗帘映衬出春天万物的生机勃勃,展现出一幅清新明媚的画面。接着,“睡起西窗思黯然”一句,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从梦中醒来时的思绪,既有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也有淡淡的哀愁。

“落日断云收宿雨,暖风纤草涨新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乌云散去,雨水停歇后的宁静景象,以及和煦春风中嫩草生长,新烟袅袅的生动画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寂寥乐事烧灯后,懒慢情怀拄杖前”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当前因懒散而产生的内心状态,通过“烧灯后”这一细节,暗示了节日或庆典之后的落寞,以及“拄杖前”的形象,展现了一种随性而慵懒的生活态度。

最后,“幽兴不缘愁病减,时时觅纸写新篇”两句,揭示了诗人虽有愁绪,但对创作的热情并未减退,即使在心情低落之时,也常常寻找机会挥毫泼墨,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明末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初春书事三首(其二)

流云冉冉度湘帘,绿映轻衫草色鲜。

淑气薰人淹宿酒,花香入梦恼春眠。

影摇锁影霏霏日,篆袅垆薰细细烟。

门掩红尘无过客,自临南牖了残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初春书事三首(其三)

晴雀飞飞恋草檐,午风漠漠泛茶烟。

雪残东圃梅花后,春在南墙细草边。

窗下蠹编消永日,镜中华发感流年。

诗逋画债难推脱,应负平生笔砚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南楼

南楼日上晓光澄,北郭烟消万井明。

膏雨一番苏弱柳,春风几处啭新莺。

秪应旧病随寒尽,无复閒愁共草生。

起绕江梅觅新句,惜花自是老年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肇孙北行

阿翁九十苦钟情,倚杖那堪送汝行。

壁水去游天子学,春风须听上林莺。

壮途初发千山轫,雅志无忘万里程。

三百年来忠孝在,慎言无溃旧家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