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去年游罗浮,鲸波浴日三更秋。

今年游武夷,龙湫翻雪九曲池。

平生足迹山水窟,二山冠绝天下奇。

早年南北几去来,太行祝融穷天台。

石门雁荡今回首,风斯在下生尘埃。

曾孙宴罢幔亭顶,神仙果有即此景。

何须世外寻蓬瀛,斫藤缚屐昆崙岭。

天风吹我上一曲,湿云粘脚莓苔绿。

一村仙子指二曲,溪峰有女颜如玉。

钓台三曲淩天扃,仙舟擢破赤石城。

四曲岚光翠欲凝,云车洒雨开新晴。

群仙知我经仙后,天孙招饮石上亭。

轩皇渺遗响,泉声宝瑟浮湘灵。

子乔抚铁笛,麻姑玉斝颠倒倾。

西母琼桃熟,安期枣瓜生。

初平有羊鞭白石,可教无鱼羹青精。

餔我食且饱,饮我醉未醒。

欲从五曲穷九曲,白云满目生亲情。

好山岂不欲终日,食焉怠事俗病萦。

天仙笑骑白鹤去,何处委羽双帻零。

我亦醉下山之冈,恍然人世心苍茫。

东方郁郁睹佳木,紫阳清风吹隳纲。

中天皎皎日月长,桃源此去从荒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罗浮和武夷两座名山的壮丽景象与独特体验。诗中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川之美,以及与仙人的奇妙相遇,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诗的开头提到去年游历罗浮山,观日出于三更秋夜的壮阔景象;今年则游武夷山,描述了龙湫瀑布翻腾的雪浪,以及九曲溪边的仙境。诗人自述一生足迹遍布山水之间,将罗浮山和武夷山视为冠绝天下的奇景。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早年的南北游历,包括太行山、祝融峰、天台山等地,以及后来对石门、雁荡山的回顾,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诗中还提到了曾孙宴后的幔亭顶,暗示了与神仙世界的奇妙联系,无需在世外寻找蓬莱仙境,昆仑山的藤蔓与木屐便足以引领至仙境。

天风吹送诗人至武夷山的一曲,湿云与莓苔绿意交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中描绘了一位仙子指引至二曲,溪峰之女容貌如玉,以及钓台三曲的壮观景色,云车洒雨后的新晴,群仙宴饮的盛况,以及与轩辕黄帝、子乔、麻姑、西母等神话人物的互动,充满了奇幻色彩。

诗的最后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渴望,以及与仙人的短暂相聚带来的满足感。然而,他也意识到世俗生活的羁绊,以及对山林生活的向往。诗中以“天仙笑骑白鹤去”结尾,暗示了仙人离去的遗憾,以及诗人醉酒下山的恍惚心境。东方的佳木与紫阳清风,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而中天的日月长,则代表了时间的永恒与宇宙的浩瀚。桃源之地的荒凉,或许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与仙人世界的奇妙邂逅,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

蔡廷秀(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廷秀字君美。官袁州推官。蕲寇起,被执,死之

  • 籍贯:松江

相关古诗词

濮山丹洞

濮公曾此学神仙,飞腾一去千馀年。

欲穷胜境访伟迹,但遗丹井清泠泉。

苍山崒嵂枕淮水,云崖古洞埋云烟。

神仙茫茫不可诘,往事独见居人传。

羽衣接迹千载后,结庵构宇当岩前。

岩前种药草自异,青松翠柏高参天。

自惭汨汨走声利,登临此地空留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赠钱洞云

玉峰古洞多白云,中有学道癯仙人。

问言尽日说空有,一朝兴入庐山春。

香炉峰高虎溪远,石上秋深长苔藓。

白莲不老秋月明,万里浮云自舒卷。

形式: 古风

以玉山亭馆分题得玉山佳处

我闻玉山最佳处,翠竹高梧夹行路。

阴阴石洞响流泉,历历青山隔春雾。

草堂窈窕烟水西,杨柳漠漠鸣黄鹂。

花间委佩仙客集,水上清唱渔舟迷。

岩头桂子飘金屑,石上芝云白于雪。

何曾梦入小游仙,长夜持竿钓明月。

玉堂学士天上来,相逢一笑华筵开。

千钟绿酒金茎泻,五色新诗云锦裁。

美人高歌醉击筑,下塘送客烧银烛。

明朝回首望仙槎,月出金盘照华屋。

形式: 古风

奉同铁笛相公赋王粲登楼图

建安文章应刘陈,通悦亦有王公孙。

长安西行白日匿,汉阳人依刘俊君。

汉阳偷安无远略,王孙坐觉荆州窄。

英雄固当择所归,作掾终惭座上客。

北风萧萧吹素心,北望杳隔荆山岑。

魏官牵车出关远,铜华蚀风惊春深。

秋来满眼生禾黍,江山重感非吾土。

凭轩作赋抑何心,犹是黄初非典午。

君不见当时奴视卖履翁,矫矫文举真如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