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寄题扫叶楼

叶积庭深,楼空一渺,于今几度秋风。

芳草斜阳,难寻拥彗高踪。

芒鞋竹帚晨昏课,想俳佪、频绕芳丛。

似閒愁、扫去还来,未许雍容。

凄凉东海红桑老,算未秋摇落,已倒梧桐。

诗恐惊人,丹青寄慨情浓。

谢家春草池塘梦,园半亩、分付奚童。

客径迟开,一任云封。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寄题扫叶楼》由清代词人杨玉衔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扫叶楼的景象与情感。

首先,词人以“叶积庭深,楼空一渺”开篇,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空旷的氛围,仿佛在述说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接着,“于今几度秋风”一句,将季节的更迭与时间的流转巧妙结合,引出对过往的追忆。

“芳草斜阳,难寻拥彗高踪”,词人运用对比手法,以“芳草斜阳”的美景反衬“拥彗高踪”的难以寻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人物的怀念。接下来,“芒鞋竹帚晨昏课,想俳佪、频绕芳丛”描绘了扫叶楼主人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俳佪”(徘徊)的动作,展现了其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宁静。

“似闲愁、扫去还来,未许雍容”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暗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即使试图摆脱忧愁,却总是在不经意间再次浮现,无法完全释怀。

“凄凉东海红桑老,算未秋摇落,已倒梧桐”几句,词人以东海红桑和梧桐的衰败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恐惊人,丹青寄慨情浓”则点明了词人通过诗歌与绘画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暗示了艺术是情感寄托的重要途径。

最后,“谢家春草池塘梦,园半亩、分付奚童”引用典故,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传承相联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后人的期许。“客径迟开,一任云封”则以自然景象的封闭与开放,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命运的不可预知。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扫叶楼及其周围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时间、生命、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厚感悟。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行船.宿鼎湖寺,怀慕经和尚。和梦窗宿化度寺韵

香积炊烟楼碧树。峰回转、草深春暮。

舍宅人遥,凭栏意远,报道云来封户。

老衲经行何处路。问仙鹤、怎时化去。

几树梅花,一龛灯火,肠断人生晞露。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解语花.游宜兴善卷洞

千年古峤,问讯西风,几度停鸾鞚。髻螺青耸。

幽栖处、竟许尘中人共。鸿濛凿空。

通沅瀣、茅峰三洞。云变幻、龙戏空高,尾坠吹天蝀。

大壑秋槎一纵。怪银河无月,珠闇骊拥。乳泉凝冻。

诗心洗、石气荒荒摇动。蓬山待梦。

试先采、芝苗归种。最堪怜、春压樵肩,半杜鹃红重。

形式: 词牌: 解语花

减字木兰花.为人题十年浪迹图

十年瞬耳。桑沧笑裂麻姑齿。晏子狐裘。

抵债寻常入酒楼。鹍鹏斥鴳。大小乾坤皆过眼。

柳雪葭霜。到处吾家第二乡。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水调歌头.游焦山,和方回,平仄通叶

形胜任争战,京口锁双丸。

蓬瀛清浅红尘,今已涨金山。

北固江山天限,南服衣冠人换,六代百年间。

一匹澄江练,尽处著烟鬟。隐君庐,孤木馆,草芊芊。

华阳词翰,鹤鸣瘗石半钻刓。

带玉芝含鹿献,墨卷草疑蛇绾,真迹宝丛残。

水调中冷远,茶梦绕阑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