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游道院(其一)幽字

仙馆俯崇冈,振衣一来游。

逍遥越城肆,窈窕经林丘。

谷口岩溜鸣,檐端云气浮。

适违阛阓喧,弥觉山水幽。

啼鸟迁高枝,悲猿振长楸。

物类爰有托,矧伊学道俦。

抱生贵知足,全形尚无求。

疗饥采紫芝,濯缨临素流。

愚生昩所处,静趣乃相侔。

援琴弄清弦,遂令佳赏酬。

王师事遐征,苦辛殊未休。

岂不怀宁处,违世安可谋。

我非学仙侣,怅然难久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道院的体验与感悟。首句“仙馆俯崇冈,振衣一来游”开篇即以仙馆为背景,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振衣而来,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接着,“逍遥越城肆,窈窕经林丘”描绘了诗人游历的路径,从繁华的城市穿越到幽静的山林,展现了从喧嚣到宁静的心境转变。谷口的溪水潺潺,檐端的云气飘浮,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意境。

“适违阛阓喧,弥觉山水幽”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内心的平静。啼鸟、悲猿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物类爰有托,矧伊学道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与学道之人的深刻理解,认为它们都有各自的归宿和价值,而学道之人更应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抱生贵知足,全形尚无求”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强调知足常乐,保持身心的完整与和谐,不贪求过多。

“疗饥采紫芝,濯缨临素流”则通过具体的行动,如采摘紫芝、洗涤帽缨,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愚生昩所处,静趣乃相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以及在静谧中找到与自然的共鸣。

“援琴弄清弦,遂令佳赏酬”则是诗人情感的释放,通过弹琴这一艺术形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

最后,“王师事遐征,苦辛殊未休”转而关注国家与社会,表达了对战争与劳役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岂不怀宁处,违世安可谋”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又意识到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实现这一理想。

“我非学仙侣,怅然难久留”则点明了诗人并非真正的学道之人,对道院生活虽有所向往,但最终还是难以长久停留,体现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游历道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无奈。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武昌游道院(其二)客字

通衢拥车骑,四术罗第宅。

仙宫郁云兴,邈与红尘隔。

交疏被朱绣,飞薨绚金碧。

竹树纷掩映,烟霞互辉赫。

爰有一羽人,于焉托其迹。

皓皓白玉姿,翩翩异人格。

我来扣松关,相与论玄默。

阶前孤鹤舞,林下啼猿寂。

于兹究典坟,信足探幽阒。

无田寄閒身,翘思羡乡国。

天台与赤城,聊可资游息。

丹丘有遗构,琼台多旧识。

胡为旷归期,久作周南客。

形式: 古风

送萧雅容主事考绩之行

中台切云汉,特达罗俊贤。

有美吾乡彦,白璧何娟娟。

温恭君子容,素尚金石坚。

高科出奋跃,石渠踰岁年。

爰擢司马属,声华日蜚鶱。

殷殷职务崇,戋戋简牍繁。

志存行靡渝,道明施罔愆。

考绩及兹晨,严装起翩翩。

维时届初夏,芳荣被郊原。

登舻指清济,扬舲循广川。

缅怀趋谒馀,周游凤阙前。

倘遇玉堂侣,因寄停云篇。

形式: 古风

罗进文妻周娟抱子安同赴水死

东方有綵凤,雄雌鸣相和。

诞生五色雏,巢在高树柯。

雄飞触虞缴,哀雌忧欲死。

哀雌忧欲死,衔子忽堕水。

雄来脱虞缴,空巢委高枝。

不见旧匹侣,孤悲无已时。

艰难两诀绝,苦哉谁为陈。

君看罗氏妇,万古同酸辛。

形式: 古风

送熊御史归南京

秋雨洒梧桐,西风动杨柳。

之子忆南京,开帆潞河口。

平生所相好,不在饯杯酒。

持赠岁寒枝,清操期坚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