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句米奉议见示与诸公唱和北山壮观佳篇因索鄙制老病久弃笔砚勉强口占小子次韵奉酬

冈陵起阜崇,花木露夭浓。

襟带湘泯水,屏围晋楚峰。

地全居爽垲,人不厌迎逢。

彷佛观平远,分毫见栝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山冈起伏高大,花草树木繁茂鲜艳。
江河襟带湘泯,山峰如屏护卫着晋楚之地。
此地地势开阔清爽,人们乐于迎接往来。
远眺景色平坦辽阔,连细微的栝松都能看清。

注释

冈陵:山冈。
阜崇:高大。
花木:花草树木。
夭浓:繁茂鲜艳。
襟带:环绕连接。
湘泯水:湘江和泯水。
屏围:护卫。
晋楚峰:晋楚交界处的山峰。
地全:整个地方。
居爽垲:地势开阔清爽。
厌迎逢:厌倦了迎接。
彷佛:仿佛。
观:眺望。
平远:平坦辽阔。
分毫:细微。
见:看见。
栝松:一种常绿乔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画卷。开篇“冈陵起阜崇,花木露夭浓”两句,以宏伟的语言勾勒出山峦层叠、郁郁葱葱的景象。山势雄伟,花木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繁茂。

“襟带湘泯水,屏围晋楚峰”两句,则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诗人以湘江、泯水为襟带,将山峦比作古代的屏障,既映射出山势的磅礴,又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地全居爽垲,人不厌迎逢”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地全”指的是山地的完整与美好,而“人不厌迎逢”则显示了人们对这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向往。

最后,“彷佛观平远,分毫见栝松”两句,通过诗人的观察,将目光拉远至极目所及之处,只见到微小的松针。这不仅是视觉上的细致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摹,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与热爱,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发句米奉议见示与诸公唱和北山壮观佳篇因索鄙制老病久弃笔砚勉强口占小子次韵奉酬.和壮观亭

欲状江山秀,无如格律诗。

形容天际美,假借笔端奇。

注目临沧近,沿流北固卑。

不因篇咏见,绝景有谁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发柳河

清晨驱马两崖间,霜重风高极险艰。

前日使人冲雪去,今朝归客踏冰还。

道旁榛莽樵苏少,野外污莱耒耨閒。

还似昔年经历处,下弦残月插东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其五)

自叹羁屯世少同,平生知己莫如公。

早参直谅多闻数,晚入坯陶一器中。

存殁交情成契阔,晤言名理谩研穷。

追思五十年前会,已识河东父祖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其四)

汉代明经相,唐朝镇俗贤。

时方尊长孺,天遽夺公权。

衮冕颁新隧,笳箫入故阡。

文成内外服,二美冠周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