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行

羲和东来海神泣,丹霞闪烁玄云急。

风缠赤道吹星陨,龙斗青冥学人立。

轩辕太一迷南北,蟠桃若木无颜色。

上帝巫咸杳不闻,仙人侧目天门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羲和行》由明代诗人薛蕙所作,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宇宙景象。诗中运用了神话与自然元素的融合,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壮丽的宇宙画卷。

首句“羲和东来海神泣”,开篇即以羲和(传说中的太阳神)东升为引子,暗示着宇宙间的一场巨大变化即将发生,海神的哭泣则预示着某种力量的动荡。接下来,“丹霞闪烁玄云急”描绘了天空中红霞与乌云交错的景象,色彩对比强烈,营造出紧张而神秘的氛围。

“风缠赤道吹星陨,龙斗青冥学人立”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狂风在赤道地带肆虐,吹落星辰,仿佛连龙也在这浩瀚的宇宙中学会了站立,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震撼力量。这里不仅有自然现象的描写,还蕴含着对宇宙秩序与生命形态的思考。

“轩辕太一迷南北,蟠桃若木无颜色”两句将视角转向更深层次的宇宙奥秘,轩辕与太一代表了宇宙间的两种力量或存在,它们在南北方向上迷失了方向,暗示着宇宙秩序的混乱。蟠桃若木失去颜色,则可能象征着某种生命力的衰减或消失。

最后,“上帝巫咸杳不闻,仙人侧目天门黑”两句表达了对宇宙深处未知力量的敬畏与探索欲望。上帝与巫咸的沉默,以及天门的黑暗,都暗示着宇宙中存在着人类难以触及的神秘力量。仙人侧目,既是对这种未知的凝视,也是对探索宇宙奥秘的渴望。

整体而言,《羲和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广阔与神秘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与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题陈明之画菊为何子元先生作

忆昔先皇十八年,学士风流满当代。

就中太仆真潇洒,至今画菊流传在。

中丞此卷画更奇,秋花锦石云雾姿。

追思盘礴解衣处,想见酣歌纵酒时。

当时画此蓬莱观,自谓平生此其冠。

画成持赠燕泉公,满堂醉客空嗟叹。

回首斯人已难得,长使中丞怜粉墨。

拂纸偏惊白露寒,开缄稍觉悲风色。

中丞远适西南地,索我题诗见交谊。

百年许与讵偶然,万里提携不相弃。

陈琳后事不堪论,水部文章今尚存。

病客安能赋思旧,主人须为续招魂。

形式: 古风

郑继之馆内积雪为小山戏作长句

君不见少谷子,饥寒卧病长安里。

长安腊月雪一丈,怪尔朝来何技痒。

陵晨扫雪为小山,数峰突出窗户间。

我时过门访子入,子也阶前荷锄立。

乱垂散发杂尘垢,斜挽短衣半沾湿。

忆子前年览吴越,东游四明寻禹穴。

惯矜赤脚踏层冰,苦觅黄精斸山雪。

平生好奇心未已,今朝作戏聊复尔。

斲冰积雪止俄顷,走海驱山宛相似。

仄崖崩壁色悽怆,玉膏乳窦阴森爽。

磊砢初惊大禹凿,戍削翻疑巨灵掌。

君不见五侯甲第当此时,红罗斗帐流苏垂。

铜盘烧爉綵云散,玉袖拂面香风吹。

吁嗟如子何为尔,低眉蹙頞冻欲死。

形式: 古风

南唐李昪画竹题云升元阁上作赐宋齐邱

南唐草创金陵日,君王材艺还非一。

宫中初学书画图,人间早见丹青笔。

升元阁上朝置酒,九华山人前上寿。

兴酣点染云雾飞,画成挥霍蛟龙走。

潇湘洞庭洲岛畔,雨叶风梢翠凌乱。

珍重仍兼御字题,留传拟作山人玩。

人代悠悠朝市改,何言画本今犹在。

呜呼金石亦销毁,细看粉墨无光彩。

我持此卷三叹息,英雄割据终何益。

虎踞龙蟠尚复存,黄旗紫盖非畴昔。

富贵繁华如梦寐,千秋万岁皆相似。

君不见西京空聚茂陵书,伤心不独江南事。

形式: 古风

黄河行赠管汝济病归

昆崙播元气,积石喷灵波。

东南控赤县,西北注黄河。

黄河西北来,崩浪触山开。

天轮蹙惊电,地轴沸奔雷。

雷奔万馀里,鼓怒何时已。

悬流白日下,漂沫浮云里。

洪波直射三秦道,巨灵擘山山为倒。

二华峰开菡萏披,九嵏夹绕蛟龙抱。

九嵏巀嶭青天上,下有黄河日摇荡。

欹岸长移渔父船,清沙好拄仙人杖。

仙人西归聊卜筑,开门正对黄河曲。

浦口凫鹥上石床,云中薜荔垂茆屋。

男儿挂冠苦不早,玉体忧来日枯槁。

尔去应寻河上公,我行欲访南山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