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几许情怀恨未完。花枝常向病中看。

渐依人面春云薄,欲拾榆钱夜月残。

愁没绪,思无端。低徊镇日自凭栏。

东风芳草浑无赖,弱质偏教耐晚寒。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鹧鸪天》由清代诗人吴怀凤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病中对春景的细腻感受与内心的复杂情绪。

首句“几许情怀恨未完”,开篇即点出女子心中郁结的情感,暗示她有着未了的心事或遗憾,为整首词奠定了哀婉的基调。接着,“花枝常向病中看”一句,通过女子病中凝视花枝的动作,展现了她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体悟。

“渐依人面春云薄,欲拾榆钱夜月残”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春云和榆钱赋予情感,描绘了春日逐渐消逝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内心情感的逐渐淡漠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这里,“春云薄”和“夜月残”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象征着女子心境的转变。

接下来,“愁没绪,思无端。低徊镇日自凭栏”四句,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情绪状态。她愁绪满腹,思绪纷乱,整日徘徊于栏杆旁,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此处的“愁”和“思”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感慨,更是对生活境遇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最后,“东风芳草浑无赖,弱质偏教耐晚寒”两句,以东风和芳草的无情反衬女子的柔弱与坚韧。东风虽带来生机,却也带来了晚寒,象征着外界环境的残酷与女子内心的抗争。这一对比,既展现了女子面对困难时的顽强,也流露出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抗争。

整体而言,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病痛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爱情、自然和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1)

吴怀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命女.春日闲吟

东风悄。女伴秋千双拜巧。花落春应少。

意倦思归画阁,扑蝶轻纨力小。额上梅花妆谢了。

眉淡呼郎扫。

形式: 词牌: 长命女

鹧鸪天.送夫子游吴越

晓起牵衣强送行。承欢客邸和皋鸣。

秋江一路芙蓉艳,并蒂花开独有情。

吴水白,越山青。西湖花月虎丘灯。

兰桡到处都佳境,囊里应多忆内吟。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踏莎行.送春

莺老红残,绿垂满树。匆匆又送春光去。

问春何事去忙忙,楼头燕把归心诉。

雨压梨云,风翻柳絮。晚钟将到催天暮。

再来端的岭梅开,花间坐卧休还误。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眼儿媚.伤春

惜春无计挽春还。寂寞倚栏杆。

翠眉懒画,红鸳停绣,绿绮慵弹。

满院落红闲未扫,莺燕蹴枝翻。

海棠飘艳,梨花飞雪,梅子含酸。

形式: 词牌: 眼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