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乳燕鸣鸠恼醉眠,起临芳草思芊绵。
花残柳暗春归日,云薄风轻雨后天。
酒户已缘愁顿减,诗坛宁复勇争先。
只因归老渔樵舍,不梦佳人玳瑁筵。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然超脱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开篇“乳燕鸣鸠恼醉眠”,表现的是春日午后懒散悠闲的情境,乳燕在屋檐下欢快地歌唱,而鸠鸟也似乎因春光而沉醉于睡梦之中。
接着,“起临芳草思芊绵”则转向内心世界,诗人从美好的自然景象中汲取情感,这里的“芳草”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引发了诗人的深长思考和柔软的情感。
第三句“花残柳暗春归日”,描绘的是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花朵凋零,柳枝变得昏暗,这是时间流逝和自然轮回的写照。这里的“春归日”意味着季节的更迭,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云薄风轻雨后天”,则是一幅雨后的宁静图景,天空中的云朵稀薄,微风轻拂,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这一句与前两句相呼应,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酒户已缘愁顿减”,这里的“酒户”是指古代的一种用竹制成的门扉,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释然。酒作为放松心情的媒介,在这里成为减轻忧愁的象征。
“诗坛宁复勇争先”,这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在竞争激烈的诗坛上,诗人选择了平和宁静的心态,不再追求那种勇猛争先的状态。
最后,“只因归老渔樵舍,不梦佳人玳瑁筵”,则是诗人的生活选择。诗人选择了归隐田园,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方式,享受自己的晚年时光。不再有对美好事物或佳人的梦想,这里“玳瑁筵”作为高贵和美好的象征,其不再出现在诗人的梦中,体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到了宁静和自我实现,是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念的体现。
不详
赋归堂上忆春山,点笔题诗傍石栏。
老子如今已陈迹,故人谁与共追欢。
青灯客舍一杯酒,细雨江城二月寒。
多谢相过同太息,百年身世梦中看。
病暑迎秋苦恨迟,秋来唤起楚人悲。
一江风雨无眠夜,万里关山独往时。
奉檄不知翻远别,倚门应已念归期。
荻花枫叶添情绪,看得明朝两鬓丝。
荜门生计只初年,乔岳终难起一拳。
小槛清风黄卷里,扁舟碧水白鸥前。
同寻杖屦曾行处,肯谒松楸独泫然。
人事无穷今几变,空山落日自孤烟。
一丘一壑尘埃外,三沐三薰清净身。
别墅只今唐处士,高风当日汉君宾。
打门未肯容惊梦,载酒谁能径卜邻。
千里题诗寄心赏,多惭不是谪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