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司空犹不作,那敢作司徒。
幸有山翁号,如何不见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建勋的作品《答汤悦》,其中表现了诗人对于官位的态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司空犹不作,那敢作司徒”表明诗人即使在司空这样的高官职位上也感到不安,更不用说更高的司徒之职了。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和不屑。
接下来的“幸有山翁号,如何不见呼”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感到幸运能有一个“山翁”的称谓,即能够像隐士一般生活,而不是被官场上的名位所束缚。这也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世俗功名的超然。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话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操和理想状态的佳作。
不详
春来涨水流而活,晓色西山势似行。
玉洞主人经劫在,携竿步步就长生。
小园吾所好,栽植忘劳形。
晚果经秋赤,寒蔬近社青。
竹萝荒引蔓,土井浅生萍。
更欲从人劝,凭高置草亭。
省从骑竹学讴吟,便殢光阴役此心。
寓目不能闲一日,闭门长胜得千金。
窗悬夜雨残灯在,庭掩春风落絮深。
唯有故人同此兴,近来何事懒相寻。
甚矣频频醉,神昏体亦虚。
肺伤徒问药,发落不盈梳。
恋寝嫌明室,修生愧道书。
西峰老僧语,相劝合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