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即事

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

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

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

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

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

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

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

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

形式: 古风

翻译

蒲草叶子日渐繁茂,杏花也一天天盛开。
老农期盼着这一切,因为深知不能违背自然的节律。
清晨起来喂牛,两人驾车去东边的田地耕作。
蚯蚓从泥土中钻出,田间的乌鸦跟随我飞翔。
鸟儿们聚在一起,嘈杂地啄食,似乎在诉说着饥饿。
我心中充满怜悯,看着这情景感到悲伤。
我分发食物给田乌,傍晚时分却只能空着篮子回家。
亲朋好友都来取笑我,但我心意坚定,不会改变。

注释

蒲叶:菖蒲的叶子。
滋:生长、繁茂。
违天时:违背自然的季节规律。
饭牛:喂牛。
双驾:两人驾车。
东菑:东边的田地。
田乌:农田中的乌鸦。
嗷嗷:鸟鸣声。
恻隐:同情。
两伤悲:内心双重悲伤。
拨食:分发食物。
空筐:空篮子。
诮:嘲笑。
不移:不动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情感。

“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两句勾勒出春天到来的生机与活力,蒲叶的长势和杏花的盛开,都在告诫老农要顺应季节的变化,珍惜时光。

“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诗人通过描绘早晨起来喂养耕牛以及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业生产的紧迫感和劳动者的辛勤。

“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蚯蚓在泥土中出现象征着土地肥沃,而田埂上的鸟儿则是农事忙碌的见证。这些生灵都在诗人心中激起了对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

“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鸟儿们争食的情形,似乎也在反映出人类对于生活与生存的渴望和挣扎。

“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诗人内心充满了对这片土地、对劳动人民以及对自然万物的深切同情和哀愍之情。

“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诗人将自己的生活与田埂上的鸟儿相联系,即使到了收获时刻,也只有一个空筐,而这份简朴却饱含着对土地的依赖和尊重。

“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面对亲朋好友的误解与讥评,诗人仍坚守自己的选择,不为外界的看法所动摇。

这首诗通过对农事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示了一个深入田间、关怀农民命运的理想主义者形象。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四首(其一)

玄鸟双双飞,杏林初发花。

喣媮命僮仆,可以树桑麻。

清旦理犁锄,日入未还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四首(其二)

有客山中至,言传故人讯。

荡漾敷远情,飘飖吐清韵。

猗欤春皋上,无乃成秋兴。

形式: 古风

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四首(其三)

念别求须臾,忽至嘤鸣时。

菜田烧故草,初树养新枝。

所寓非幽深,梦寐相追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四首(其四)

依依亲陇亩,寂寂无邻里。

不闻鸡犬音,日见和风起。

赖君遗掞藻,忧来散能弭。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