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春坡道人登高

本欲登高避市尘,不知山上有行人。

千峰落木天为远,万物逢秋气尽辛。

篱菊未开今日雨,霜林争似晚来春。

道人自会当前意,不为重阳一怆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原想登山远离尘世喧嚣,却没想到山中也有行路人。
无数山峰落叶满目,秋意让天地显得更加辽阔,万物在秋天都充满了艰辛。
篱笆边的菊花还未开放,今日又逢雨,秋日的霜林仿佛晚来的春天。
修行之人自然懂得当下的意境,不会因为重阳节的到来而感到伤感。

注释

本欲:原本打算。
登高:登山。
避市尘:避开尘世的纷扰。
行人:行人。
千峰:众多山峰。
落木:落叶。
天为远:天空显得遥远。
尽辛:充满艰辛。
篱菊:篱笆边的菊花。
未开:还未开放。
今日雨:今天下雨。
霜林:秋日的树林。
晚来春:晚来的春天景象。
道人:修行之人。
自会:自然懂得。
当前意:当下的意境。
重阳:重阳节。
一怆神:一时感到伤感。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诗人黄节的作品,名为《九日同春坡道人登高》。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寄寓。

首句“本欲登高避市尘”表明了诗人的初衷是要逃离尘世的喧嚣,寻求一片清净之地。然而紧接着的“不知山上有行人”却透露出一种意外和不确定性,似乎在告诫我们即便是远离尘嚣,也难以完全孤独。

第三句“千峰落木天为远,万物逢秋气尽辛”则展现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山上的千峰林立,树叶纷飞,而秋意浓重之下,万物都显得劳苦不堪。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生命力与季节更迭之间的哲思。

接下来的“篱菊未开今日雨,霜林争似晚来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希望。虽然现在菊花尚未开放,今天又下起了雨,但诗人仍旧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春天,那时的景色一定会如同霜林一般美丽。

最后两句“道人自会当前意,不为重阳一怆神”表达了诗人对“道”的追求和信仰。道人是指修道之人,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于眼前的景象不再感到悲伤,因为他们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传递出一种对生命、自然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钟元达觅藕栽二首(其一)

红妆翠盖出污涂,水面风吹醉欲扶。

自是凌波有仙种,文君莫讶茂陵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谢纪倅惠梅

翠实堆盘对绿樽,清香尚想月黄昏。

主人合试调羹手,病叟难忘止渴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谢陈佥惠红绿柿

红绿分佳果,丹青让好辞。

遥怜霜落叶,岸帻坐题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谢荐医

容貌天黥二十年,刳肠一洗怅无缘。

祇今纵使逢医缓,却顾霜毛已飒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