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吟五首(其五)

昼暑微遒暮已凉,中秋近□更重阳。

少时痛饮不胜乐,老病积忧无此狂。

岁六十翁扶药饵,家三百指望裘裳。

空庭月侧荒山悄,起望星河夜慨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白天炎热稍稍消减,傍晚已带些清凉,中秋将近又逢重阳。
年轻时尽情畅饮无比快乐,如今年迈多病,忧虑重重,再无那份疯狂。
我已六十岁,依赖药物维持,家人期待我健康长寿,穿上暖和的衣服。
月光洒在空荡庭院,荒山静寂,起身仰望星空,夜晚感慨万分。

注释

昼暑:白天的炎热。
微遒:稍稍消减。
暮已凉:傍晚已凉爽。
中秋:中秋节。
更:又。
重阳:重阳节。
少时:年轻时。
痛饮:尽情畅饮。
不胜乐:无比快乐。
老病:年迈多病。
积忧:忧虑重重。
无此狂:再无那份疯狂。
岁六十翁:六十岁的老人。
扶药饵:依赖药物。
指望:期待。
裘裳:暖和的衣服。
空庭:空荡的庭院。
月侧:月光下。
荒山:荒芜的山。
悄:寂静。
起望:起身仰望。
星河:星空。
夜慨慷:夜晚感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晚年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现实中的无奈。开篇"昼暑微遒暮已凉,中秋近□更重阳",通过对昼夜温差的描述,表现出季节的转换,也隐喻了诗人年龄的增长和时光的流逝。

"少时痛饮不胜乐,老病积忧无此狂"两句,则是诗人对比自己年轻时的豪放与现今的衰弱。年轻时的快意恩仇、痛饮歌醉,现在却因年迈多病而无法再有那般放纵。

"岁六十翁扶药饵,家三百指望裘裳",诗人已经步入老年,每天都要靠药物来维持身体,而家庭中也充满了对温暖的期待和希望。这两句传达出一种对生活温馨、安稳的渴望。

最后两句"空庭月侧荒山悄,起望星河夜慨慷",诗人在空旷的庭院中仰望着明亮的月亮和遥远的星河,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深切感慨。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与老年的生活状态,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对青春不可追回的无尽哀愁,以及面对晚年孤独和疾病带来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温暖、安稳的向往,是一首蕴含深情的秋夜抒怀之作。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六十吟五首(其四)

三十年将一世论,缪悠两世见儿孙。

纷纭往事皆如梦,漫浪虚名独许存。

蚤遣候虫忧敝絮,悬知寿客笑空樽。

径芜阶叶无人扫,卧听秋风昼掩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六十吟五首(其三)

开岁当为耳顺翁,知非又过十秋风。

尚多儿女婚姻□,□使田园伏腊空。

迎菊作诗先自喜,设茶当酒未为穷。

顽躯定不缘愁死,纵死还如不死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六十吟五首(其二)

六十曰耆七十稀,西山能有几□□。

宾鸿蛰燕秋如故,朗月清风事总非。

美酒难求周九鼎,丽人多僣管三归。

衰荣颠倒知何意,草上谁家露不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六十吟五首(其一)

六十衰年万事尝,西风回首战争场。

科名官职俱虚幻,学问文章总废忘。

死见几人饶酷毒,生怜此老尚昂藏。

故应许似篱边菊,百种花残独傲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