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历历滩边石,何人石上琴?
孤舟逝不返,流水有余音。
江黑月埋雾,夜寒星耿参。
知君曾伴听,系缆共沾襟。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冷水滩泊船时的静谧与深沉景象,以及对过往弹琴之人的怀念。首句“历历滩边石,何人石上琴?”以滩边清晰可见的石头和无人弹奏的琴声,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接着,“孤舟逝不返,流水有余音”两句,通过孤舟的离去与流水悠长的回响,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永恒的对比。
“江黑月埋雾,夜寒星耿参”则将视线转向夜色中的江面,雾气弥漫,月光被遮蔽,星星在寒冷的夜空中闪烁,构成了一幅幽暗而神秘的画面。最后,“知君曾伴听,系缆共沾襟”表达了诗人对那位曾在夜晚与他一同聆听琴声的友人的思念,即使对方已不在身边,但那份共同的经历和情感却如同泪水一样,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夜晚水边的独特魅力,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不详
披寻爱名迹,登览及春晓。
拾级陟台端,振衣出山杪。
澄湘照初日,楚山正缭绕。
已辞桂岭深,还望洞庭渺。
临高一洒然,俯仰畅襟抱。
前踪何蹙蹙,漫游但草草。
方寸苟未广,近视亦难了。
俗儒登泰山,岂复中原小?
从知古贤达,常令胸次浩。
与君游浯溪,慎莫羞元老。
为访名贤迹,禅堂时一登。
居知邻漫叟,山定有高僧。
对客竹疏静,绕门溪碧澄。
不缘奉亲老,常住此还能。
霏霏漫山雨,漠漠空江昼。
双橹悽未停,孤篷寒欲透。
天昏日易夕,谷转风还骤。
杳霭没烟帆,料峭出堤堠。
客发变何早,乡心感多旧。
前滩近衡阳,春雁仍为觏。
半夜歌罢白衣去,郭李勋名自中兴。
千载何人解相似,无缘不遇懒残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