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道场山至何山读故人洪舜俞内翰诗刻追和

褊性不谐俗,泛梗归无家。

故人右扶风,双旌拥崇牙。

款门及暇日,褰裳蹑飞霞。

维南古道场,诸天集毗耶。

巍撑凤鶱舞,岌起龙腾拿。

坡仙旧诗刻,清芬郁天葩。

云表塔标峻,具区帆影赊。

万象森凑泊,穷探忽谽谺。

金舆度窈窕,翠幄巧蔽遮。

昔贤此幽栖,禅扉寂无哗。

萧爽万竿竹,芬甘一瓯茶。

清泉茁兰茗,黄粉飘松花。

意疑人境外,身漾天汉槎。

浮生能几何,骛智那有涯。

神龟宝巾笥,曳尾宁坳洼。

所嗜在閒旷,何心事雄夸。

洪崖石交旧,岁晚蔗境佳。

心源秋水澹,艺苑春容奢。

冢上木遽拱,海山枣如瓜。

今古一转烛,聚散犹抟沙。

暮江趣浮鹢,城树喧栖鸦。

愿言借一窗,炉香翻楞伽。

形式: 古风

翻译

狭隘的性格不合群,漂泊不定无处归宿。
老朋友右扶风,仪仗繁多显赫权位。
闲暇时来访,提裙踏着彩霞轻盈步入。
南方古老的修行圣地,众天神聚集毗耶城。
高耸的凤凰展翅飞舞,险峻的龙腾跃动。
坡仙的旧诗刻石,清雅之气弥漫天际。
云表之上,塔尖峻峭,湖面帆影遥远。
万物密集汇聚,深入探索豁然开朗。
华丽的金车驶过,翠绿帷幕巧妙遮掩。
古代贤者在此隐居,禅门静寂无喧哗。
万竿修竹带来清凉,一盏香茶满溢芬芳。
清泉滋养兰花,黄粉飘落似松花。
仿佛身处仙境,身心在银河中荡漾。
人生短暂,智慧追求无尽边际。
神龟藏于宝箱,宁愿曳尾于低洼之地。
喜好在于宁静旷达,何需追求显赫功业。
晚年洪崖石交情深,甘蔗之地景色更佳。
心如秋水清澈,艺术世界繁华绚烂。
墓上树木已成拱形,海山枣子硕大如瓜。
古今如烛光流转,聚散无常如沙粒。
暮色江边,白鹭翩翩,城头乌鸦栖息声嘈杂。
但愿借一窗静谧,炉火烹煮佛经楞伽。

注释

褊性:狭隘的性格。
泛梗:漂泊不定。
右扶风:地名,代指友人。
崇牙:显赫的权位象征。
款门:拜访。
褰裳:提起衣裙。
维南:指南方。
毗耶:古印度城市名。
巍撑:高耸。
禅扉:禅寺门。
炉香:香炉中的香烟。
楞伽:佛教经典。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程公许从道场山到何山游历,沿途读到故人洪舜俞内翰的诗刻,深受触动,于是追和一诗。诗中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如巍峨的山峰、飞翔的凤鸟、清澈的泉水和竹林的宁静。诗人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智慧的无穷,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的淡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他以洪崖石交为友,心境如秋水般清澈,艺术境界如春天般丰饶。最后,诗人流露出对时光流逝、聚散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静谧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哲思。

收录诗词(811)

程公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行过昭化望远山秀色柬幕中诸丈

剑北山巑岏,刺眼乱矛戟。

烟云借光景,稍觉含秀色。

倚樯寄遐瞻,慨我三友益。

有怀无与晤,搔首暮云碧。

形式: 古风

行至罗江以代者爽期得史者书复还涪滨径走富乐山中借馆(其二)

淋浪一日雨,浩荡千岩秋。

莞彼石涧水,奔霆撼林丘。

须臾忽敛缩,幽咽锵琳璆。

混混须有本,万古江河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行至罗江以代者爽期得史者书复还涪滨径走富乐山中借馆(其一)

瞻云日怀归,及瓜法当代。

喜同绦鹰掣,翻作风鹢退。

誓言不可寒,幽赏夙所爱。

但恐彼上人,雄辨费酬对。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行黑水谷三十里以耳目闻见有赋

自过三泉境,纡回谷道中。

居民虽渐复,生理顿成空。

败屋翳蒿径,颓墙荒棘丛。

稻田多宿莽,麦陇间铺茸。

耕织岂当废,伤残甘忍穷。

遑怜已死骨,使得掩幽宫。

梨粉偏饶白,桃腮也自红。

羁游愁满眼,感愤气填胸。

家计艰营葺,人谋有异同。

熟为根本虑,无使浪施功。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