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应雷所作的《遣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深秋季节内心的愁绪与孤独感。
首联“熟睡非吾事,回回此寸肠”,诗人直抒胸臆,表明自己无法沉醉于安眠之中,内心时刻被某种忧虑或情感牵动,仿佛一根紧绷的弦,难以得到片刻的宁静。
颔联“秋蛩声太切,北斗柄空长”,描绘了深秋时节特有的景象。蟋蟀的鸣叫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似乎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北斗星依然高悬,但它的轨迹似乎在无尽地延伸,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人的渺小。
颈联“祗自愁衣褐,谁堪挹酒浆”,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他只能独自面对内心的痛苦,无人能理解或分担。酒浆在这里象征着慰藉与解脱,但诗人却找不到可以倾诉心事的人,只能独自承受。
尾联“百年牢落里,菊又几枝黄”,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比喻,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在漫长的岁月中,菊花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消逝。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孤独、忧郁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