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信寺近曾文昭公墓次

绿柘茅舍村,青山晚烟渡。

何处棹歌还,直入深林去。

隔畈数声钟,鸦啼翰林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象。首句“绿柘茅舍村”以“绿柘”和“茅舍”勾勒出村落的自然与朴素之美,“村”字则点明了地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青山晚烟渡”一句,通过“青山”、“晚烟”和“渡”这三个意象,不仅展现了傍晚时分山色与烟雾交织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

“何处棹歌还,直入深林去”,诗人似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一曲悠扬的棹歌声,这歌声引领着人的心灵进入一片幽深的森林之中。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内心深处探索与追求的渴望。

“隔畈数声钟,鸦啼翰林墓。”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远处寺庙的钟声和乌鸦在翰林墓上的啼叫,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情感的深度。钟声代表着宗教的静谧与超脱,而乌鸦的啼叫则可能象征着哀伤或怀念的情绪。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意味深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安排,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宁静又富含哲思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生活乃至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孤山

牵牛与织女,河汉有时渡。

小姑绿发深,隔与彭郎语。

流水去仍回,望郎郎不来。

精神有相贯,形迹难相猜。

年华朝又暮,江头晴又雨。

灵风吹断矶,行人听钟鼓。

形式: 古风

龙潭阻风夜兴

水宿滞前期,前津北风恶。

林寒灯影深,莎鸡满篱落。

荒忽寄孤迥,凄清愧离索。

年光星河转,夜气衣裘觉。

我前劲翮翻,我后大鱼跃。

潮痕侵柳根,移船避沙阁。

形式: 古风

望新安山投宿不及

踰淮数百里,欣逢下邳山。

新安十数峰,窈窕霞影间。

遥看若可即,既近杳难攀。

契深迹莫遂,怅然空厚颜。

倦鹭辨沙落,远禽求村还。

已暮将何归,回涛冒瀴湾。

渡口双古柳,茅茨相与环。

清时寄孤枕,敢厌闻惊潺。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歌风台

神鱼骛远海,雄鹄陵高玄。

区区一亭长,帝业何赫然。

光芒三尺剑,群雄让锋先。

嬴项屹山岳,扫灭如飞烟。

故乡偶一归,艾老相周旋。

百感忍中起,深情何由宣。

往时同功人,今乃不一全。

害能亦宁忍,远计有未便。

竛竮视孤影,三侯发尊前。

丈夫英雄气,儿女泪迸泉。

纵观能几时,忧虞浩无边。

西风吹古台,老屋攲河壖。

低徊一长啸,乾坤多材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