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乡友罗宗杰大尹时已致政家居二首(其二)

少年相约事经纶,未老公先作隐沦。

山屐踏残花底月,海螺倾尽瓮头春。

眼前好事三更梦,身后虚名半点尘。

我亦本来能晓了,却遭人笑是贪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经年轻气盛、志在天下(“少年相约事经纶”)的男子,在步入老年后选择退隐山林(“未老公先作隐沦”)。他以山中的木屐踏过月下的花瓣,以海螺倾倒瓮头的美酒,享受着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诗中提到,他虽在梦中追求眼前的好事,但对身后留下的虚名并不在意,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最后一句“我亦本来能晓了,却遭人笑是贪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理解生活的智慧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却可能被世人误解为贪恋或嗔怒的情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幽默。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与晚年时的隐逸生活,以及对世俗评价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683)

苏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妻舅康子霜二首(其一)

钻仰还须岁月深,白沙当日想留箴。

道从身外真何有,趣在源头却要寻。

见兔是谁能画卦,亡羊原自不经心。

凭君留取梅花月,归共花前快活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妻舅康子霜二首(其二)

天上人看太极图,谁于图上不糊涂。

自从随柳傍花后,再有吟风弄月无。

君到江门应得要,我游湖海尚迷途。

砭愚白首心犹切,岂独横渠是丈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陈水部学之时读礼将从吉之京二首(其一)

大雅遗音我辈承,江门新绝管弦声。

溪山瑰丽谁为主,天地寂寥公合鸣。

某水某山浑入梦,无花无酒不关情。

乞骸已具胸中稿,只恐先生稿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陈水部学之时读礼将从吉之京二首(其二)

料得三千尽废诗,如今花鸟正参差。

西川过雁能投我,南海明珠欲寄谁。

家学太邱还出色,官曹何逊不同时。

老夫先与梅花约,公了经纶也未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