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二公再和二诗余亦随喜(其三)

松风地籁瀑天绅,下有苔矶著老身。

僵卧从教茅屋破,放歌不犯玉台新。

陶元亮可羲皇上,管幼安非汉魏人。

酒禁近来开一线,霜天便觉满怀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松林间的风声如同大地的自然乐章,瀑布声如天籁,我栖息在长满青苔的岩石上。
即使身体僵硬,我任由茅屋破旧,也能放声高歌,不拘泥于世俗的新规。
陶渊明可以媲美远古的伏羲时代,而辛弃疾则不属于汉魏那个时代。
最近对饮酒的限制稍微放宽,即使是寒霜满天,我也感到心中充满了春天般的温暖。

注释

松风:松林间的风声。
地籁:大地的自然声音。
苔矶:长满青苔的岩石。
僵卧:形容身体僵硬,行动不便。
茅屋:简陋的草屋。
玉台新:比喻时新的规则或标准。
陶元亮:即陶渊明,东晋诗人。
羲皇上:指伏羲氏时代,古代传说中的远古时期。
管幼安:即辛弃疾,南宋词人。
酒禁:对饮酒的限制。
满怀春:内心充满春天般的温暖和希望。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所作,名为《徐洪二公再和二诗余亦随喜(其三)》。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享受简朴生活的诗意。

首句“松风地籁瀑天绅”以松风作为背景,形容其声如同远处的水流之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开阔的景象。紧接着“下有苔矶著老身”,则是说诗人自己悠然坐在苔石上,这种自然的坐姿和环境融为一体,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与顺应。

“僵卧从教茅屋破”中的“僵卧”形容诗人的生活状态,似乎是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简单甚至有些破败的茅屋生活。而“放歌不犯玉台新”,则表达了诗人在创作上追求创新,不愿意跟随传统或是常规的路径。

接下来的“陶元亮可羲皇上,管幼安非汉魏人”中,提到了几个历史人物,如陶渊明(字元亮)、羲皇(伏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人)和管仲(字幼安),这些都是古代有名的人物。诗人通过他们的名字,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品格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最后,“酒禁近来开一线”可能是指某种禁令的放宽,这里的“酒禁”可以理解为对饮酒的一种限制。而“霜天便觉满怀春”,则是在寒冷的冬日,诗人仍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和生机,这里“霜天”象征着严寒,而“满怀春”却是内心的温度与希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精神上追求超脱世俗、保持独立性的态度。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徐潭即事二首(其二)

一生常寄人篱落,入手斯丘得自专。

防墓向来封四尺,骊山何必锢三泉。

暮年已作饰巾客,它日那无挂剑贤。

种万株松千本桂,不忧千载不参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徐潭即事二首(其一)

不要元戎访草堂,勿烦儿子表泷冈。

一窗看设囊萤几,四壁惟安梦蝶床。

聊与僧分半间屋,且无人夺上三房。

韩公作志潘郎诔,得似先生自举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徐孺子墓

今晓安坟意,梅仙旧廨傍。

醢成龙不至,罗设凤高翔。

党锢人俱烬,先生骨尚香。

小诗拈未出,何以侑椒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徐懋功饷酒用其韵

少时酒伴尽豪雄,岁晚瓶罍一并空。

方叹独醒吟泽畔,忽勤分饷到篱东。

鲲鲸有量真溟涬,螟蠃无知妄异同。

老矣此身何处著,便应埋向醉乡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