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褒所作,名为《次郑校书左掖闻莺之作》。诗中描绘了一位白发文人,在左掖之地聆听黄莺啼鸣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与感悟。
首联“白头著作文人行,左掖闻莺有短章”,开篇即点出诗人身份为一位年迈的文人,正在左掖之地,听到黄莺的啼鸣,激发了创作的灵感,写下了这首短诗。这里以“白头”形容诗人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敏锐的感知力。
颔联“委佩乍分花外仗,停骖归滞柳边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周围环境的景象。他佩戴着官服,仿佛在花丛之外的仪仗中行走,停下马匹,目光停留在柳树边的城墙,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行踪,也暗示了其内心的沉思与静谧。
颈联“谪仙老去乡心切,贾至才高野趣长”,将诗人的情感与古代两位著名文人——李白(谪仙)和贾岛(贾至)相联系。李白虽已年老,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而贾岛才华横溢,对自然界的趣味尤为深厚。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也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
尾联“自笑云泥踪迹异,无因倾耳接飞觞”,诗人自嘲自己与天壤之别的人物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无法像古人那样饮酒赋诗,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一句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