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籁生遥圃,斜晖落半岑。

微芒浮草际,零乱起墙阴。

武子窗尘积,隋家苑树深。

灯光透疏隙,珠彩射清浔。

野燐宵争出,星榆晓共沈。

长门秋漏永,偏照泪涔涔。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翻译

清脆的声音在远处的园林中回荡,夕阳缓缓落下半山腰。
微弱的光芒在草丛间闪烁,零乱地洒在墙边的阴影中。
武子的窗户上积满了灰尘,隋家的园林深处树木茂密。
灯光透过稀疏的缝隙,像珍珠般光彩照人,照亮了清澈的水面。
野外的磷火在夜晚争相出现,星星映照在榆树上,直到天明。
长门宫的秋天漏壶滴水声漫长,特别照见了泪水涟涟。

注释

爽籁:清脆的声音。
遥圃:远处的园林。
斜晖:夕阳。
半岑:半山腰。
微芒:微弱的光芒。
墙阴:墙边的阴影。
武子:指人名,这里可能代指某人的居所。
隋家苑:隋朝的园林。
灯光:灯火。
疏隙:稀疏的缝隙。
星榆:榆树上的星星倒影。
沈:沉没。
长门秋漏:长门宫的秋季漏壶。
永:漫长。
涔涔:泪水不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的静谧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夜幕降临时的宁静与生机。首句“爽籁生遥圃”写的是微风拂过远处的园囿,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之感。紧接着,“斜晖落半岑”则捕捉到了夕阳余晖洒在山腰的景象,描绘出时间流转和光影变幻。

“微芒浮草际,零乱起墙阴”中的“微芒”指的是萤火虫发出的光点,这些光点在草丛间摇曳,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墙阴则是墙根处投下的影子,随着夜色渐浓而变得更加深长和零乱。

“武子窗尘积,隋家苑树深”中,“武子窗”可能指的是古代某个名将之家的窗户,而“隋家苑树深”则是对隋朝一户人家园林深邃的描写。这里通过尘积和树深来烘托出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

“灯光透疏隙,珠彩射清浔”写的是夜晚,微弱的灯光从稀疏的窗棂间透过,而远处河流上的月光则如珍珠般散落,这些细节都极富画面感。

“野燐宵争出,星榆晓共沈”中,“野燐”即萤火虫,在夜晚争相闪烁;而“星榆”指的是星辰与榆树的映照,随着黎明到来而渐渐隐去。

最后,“长门秋漏永,偏照泪涔涔”则是对深宫寂寞之夜的描绘。古代的水钟(漏)在漫长的秋夜中一刻不停地滴答作响,而“偏照”则暗示了月光只照亮了某个角落,营造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萤火虫、灯光、星辰等自然元素的精细描绘,以及对历史遗迹和深宫静寂的烘托,展现了诗人对于夜晚美景与人生寂寞之感的独特体验。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喜朝京阙

七闽波渺邈,双阙气岧峣。

晓登云外岭,夜渡月中潮。

愿秉清忠节,终身立圣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禁直

凤楼鸳瓦蟾波湿,众籁声沈百虫蛰。

仙盘云表露成霜,何人夜半牛衣泣。

芝泥香熟封诏书,河汉西倾移斗车。

阴风摵摵起庭树,寒澌戛戛鸣宫渠。

千庐迭唱传宵警,海山鳌背蓬壶顶。

金釭珠网结绮钱,玉井银床垂素绠。

前席受釐询硕生,观书百斤须中程。

投签乍应严鼓节,求衣误听苍蝇声。

渴乌漏尽繁星曙,鱼钥建章开万户。

初日曈昽艳屋梁,鸣鞭一声下天路。

形式: 古风

酬秘阁黄少卿因见所作洞霄宫碑且有题记

谯郡增严李母祠,神龟矫首负金碑。

豆萁已乏不休思,齑臼兼无绝妙辞。

翠琰雄文惭内史,黄庭美翰枉羲之。

蓬丘丽句偏相许,胜得山龙衮服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樱桃

团于火色贝,灿极日光珠。

西海瑶池苑,曾城宝树区。

凤帻生犹嫩,龙睛未脱枯。

彤标与霞彩,紫府閟云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