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柘枝

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娇舞态奢。

松鬓改梳鸾凤髻,新衫别识斗鸡纱。

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

画筵曲罢辞归去,便随王母上烟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柘枝舞原本出自楚国王室,舞者面容如玉更显娇媚,舞姿奢华。
舞者的发髻已换成了鸾凤形状,新衣上绣有斗鸡图案的纱纹。
鼓声催促着舞蹈接近尾声,舞者腰肢柔软,汗水透过罗衣,如雨点般晶莹。
舞蹈结束后,她离开画一般的宴席,随同王母升入云霞之中。

注释

柘枝:古代一种舞蹈。
楚王家:指楚国王室。
玉面:形容面容白皙如玉。
舞态奢:舞姿华丽。
松鬓:形容头发稀疏如松。
鸾凤髻:象征高贵的发髻,如鸾凤般华美。
斗鸡纱:可能指有斗鸡图案的轻薄纱衣。
鼓催:鼓声催促。
残拍:舞曲的尾声。
腰身软:形容舞者舞后身体柔弱无力。
汗透罗衣:舞者因劳累而出汗,衣服湿透。
画筵:如画的宴席。
辞归去:离开宴席。
王母:神话中的仙人,此处可能象征尊贵或仙境。
烟霞:云雾缭绕的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宫廷生活的画面,通过对细节的精致刻画,展现了当时贵族女性的日常生活和高雅的情趣。

“柘枝本出楚王家”一句,以柘枝为引,点明主人公出身于楚王之家,透露出其高贵的身份。接着,“玉面添娇舞态奢”则描绘了女性在舞蹈中展现出的柔美与高雅。

“松鬓改梳鸾凤髻”一句,通过对发饰的细节描述,反映出当时女性对容貌装扮的讲究和流行趋势。紧接着,“新衫别识斗鸡纱”则是对服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物质文化的丰富,也彰显了主人公的品味与身份。

“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两句,则通过音乐和舞蹈中的动态描述,传达出一种悠闲、愉悦的宫廷生活场景。同时,汗水渗透轻薄的罗衣,如同细雨中绽放的花朵,增添了一份生机与美感。

最后,“画筵曲罢辞归去,便随王母上烟霞”两句,通过对音乐结束后的描写,以及主人公随母亲离去、升入云端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神仙般的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古代宫廷女性的日常生活及其文化审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兰。

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

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

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旂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

旧相临戎非称意,词人作尹本多情。

从容自使边尘静,谈笑不闻桴鼓声。

章句新添塞下曲,风流旧占洛阳城。

昨来亦有吴趋咏,惟寄东都与北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乐天诮失婢榜者

把镜朝犹在,添香夜不归。

鸳鸯拂瓦去,鹦鹉透笼飞。

不逐张公子,即随刘武威。

新知正相乐,从此脱青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乐天送鹤上裴相公别鹤之作

昨日看成送鹤诗,高笼提出白云司。

朱门乍入应迷路,玉树容栖莫拣枝。

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

三山碧海不归去,且向人间呈羽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