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早秋时节登临南楼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远方景色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白帝初回天地秋”点明季节转换,白帝象征秋季的到来,天地间一片秋意盎然。接着“井梧叶老阴尚稠”描绘了秋天梧桐叶逐渐凋零,但树荫依然浓郁的景象。随后,“森森爽气入屏幔,骨冷魂清无汗流”两句通过感受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气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舒适。
“觉来览眺觅佳处,挟册独上西南楼”描述了诗人从梦中醒来,独自登上南楼,寻找欣赏美景之处的情景。接下来的几句“崇山广泽坐可挹,远水孤村横道周”描绘了辽阔的山水画卷,崇山峻岭、广袤的湖泊、远处的村落,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
“上窥青天堕海日,下瞰白鹤盘庭楸”则通过仰视与俯瞰的视角,展现了天空与地面的壮丽景象,太阳仿佛从海上升起,白鹤在庭院的楸树间盘旋。然而,“谁令浓阴起曾嶂,扑扑乱眼如云浮”一句转折,诗人感叹浓密的树荫突然涌现,遮蔽了视线,如同云雾般飘浮不定。
“埋林涨壑只俄顷,抚袂掩抑将谁俦”表达了时间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林木与山谷的变化只在瞬间,诗人抚胸掩面,不知如何与这变化相处。最后,“明星皎月邈难见,络纬蟋蟀空啁啾”描绘了夜晚降临,繁星与明月难以见到,只有络纬与蟋蟀的鸣叫声在空旷中回响,增添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
“安得风生土囊口,万里一扫无停留”表达了诗人渴望清风吹拂,扫除一切烦恼与尘埃的愿望。“王孙未归空碧草,我思不见徒离忧”则是对远方友人未归的思念,以及自己内心无法排遣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