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句(其二)

天岂私贫我,看书每自疑。

寸心即知己,不用世人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上天难道会特别偏爱我贫穷吗?每次看书都自我怀疑。
我的内心深处就是我的知己,无需让世人皆知。

注释

天:指命运或自然界的安排。
私:偏爱,特别照顾。
贫我:贫穷的我。
看书:阅读学习。
自疑:自我怀疑,不自信。
寸心:内心深处,真心。
知己:了解自己、能相互理解的人。
不用:不必,不需要。
世人:众人,社会上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七绝句(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个人心境的理解。首句“天岂私贫我”以反问的方式,暗示上天的公正无私,并非偏向于贫穷之人,强调了知识的普适性,不论贫富皆可获取。次句“看书每自疑”,表明诗人阅读时深入思考,对知识有着质疑和探究的精神,体现了学者的求知态度。

后两句“寸心即知己,不用世人知”,诗人强调内心的满足感,认为真正理解书中的智慧就是自己的知己,无需向外界炫耀或得到他人的认同。这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修养的人格特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知识的珍视、自我认知的坚定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宋代士人独立思考、追求内在价值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85)

罗公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绝句(其六)

橐重驴鸣苦,村空鬼哭悲。

黄华存大体,不肯问狐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七绝句(其五)

水旱关何事,兵凶孰汝怜。

但寻师辟谷,莫误客求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发湖州(其二)

彭蠡太湖三十驿,澄江如练忆玄晖。

他年云海相逢处,还取苕溪一叶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发湖州(其一)

秋色频于客鬓加,归期犹自叹无涯。

行缠剩欠江湖债,未著袈裟已出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