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玉箫台韵

莫便嗔人离此山,白云黄鹤云游还。

意行但任杖屦乐,别后岂忘诗酒欢。

不谓业风吹我脚,只将明月当君颜。

未知云水何时会,烟雨萧萧暗碧坛。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不要怪罪别人离开这座山,白云黄鹤还会再来游荡。
行走随意,只享受手杖和鞋子的乐趣,分别后怎能忘记诗酒共欢的时光。
没想到世俗之风拂过我的脚步,只能把明亮的月亮当作你的容颜。
未来何时能再与你重逢,烟雨朦胧中,青翠的坛台显得黯淡无光。

注释

嗔:责怪。
离:离开。
白云黄鹤:象征自由和超脱。
意行:随心所欲地行走。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旅行。
业风:世俗的风,指尘世的纷扰。
明月:象征思念或纯洁。
云水:云游生涯,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烟雨:烟雾般的雨,常用来形容迷茫或忧郁的氛围。
碧坛:绿色的坛台,可能指山水之间的一处景点。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莫便嗔人离此山,白云黄鹤云游还",诗人不愿意责怪他人离开这座山,因为白云和黄鹤都在自由自在地漫游。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意行但任杖屦乐,别后岂忘诗酒欢",诗人的心情随着自然而变化,只要拿起手中的拐杖,就能感到快乐。即使在分别之后,也不会忘记那些一起赋诗饮酒的欢愉时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喜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不谓业风吹我脚, 只将明月当君颜",这里的"业风"可能指的是诗人的职务或事业,不料竟然有风吹拂过我的脚步。"只将明月当君颜"则是用明亮的月光来比喻朋友的面容,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深。

"未知云水何时会,烟雨萧萧暗碧坛",诗人不知道自己与这山水何时再次相会,只是在烟雨迷离中感受到一股清凉和宁静。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等待与渴望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江子有怀(其二)

人生一梦耳,梦中复作梦。

一夜月许明,千里思与共。

我且执诗筹,尔或卧酒瓮。

梦回自搔首,此梦亦无用。

形式: 古风

江子有怀(其一)

寒梦去易回,归心动复止。

天涯一逆旅,身傍五穷鬼。

渺渺三山云,浩浩九江水。

幽窗风雨夜,此情竟谁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百丈岩观水

手携青藜杖,岩上俯清池。

池水夜来冰,冻磷殊未澌。

戏以藜杖尖,斲破黄琉璃。

横杖担两片,忍冻岩前嬉。

爱日怡我神,凉风吹我衣。

应念石季伦,销步锦金围。

终夜烧红兽,但饮甘如饴。

夫岂知山林,清寒益我姿。

此意谁与论,岩下青松知。

形式: 古风

红楼曲

红楼贮飞琼,夜夜令人忆。

回盼千山外,天远暮云碧。

西风白芙蓉,往事殆陈迹。

为我收眼缬,织得愁成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