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

一马春风北首燕,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著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春风中一匹马向北驶向燕地,我几乎怀疑自己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水之间。
阳光照在树梢外的沧江上,远处原野上的野火烧起的烟尘弥漫。
太阳借着嫩黄的颜色刚刚给柳树穿上新衣,雨水催促着新绿回归田野。
回望时已不见辛夷花开,我才意识到观赏这些花朵已经是去年的事了。

注释

北首:向北。
旧山川:熟悉的山水。
阳浮:阳光照射。
尘涨:烟尘弥漫。
嫩黄:浅黄色。
新绿:新生的绿色。
辛夷发:辛夷花开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变化和复苏。开篇“一马春风北首燕”,设定了季节与地点,春风轻拂,一匹马儿停于北方的燕地,让人感受到初春的气息。

接着,“却疑身得旧山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亲切感受,仿佛自己已成为这片土地的一部分。下句“阳浮树外沧江水”,则描写了阳光透过树梢,映照在河流之上,这样的景象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也让人感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尘涨原头野火烟”一句,通过对春日中细小尘埃和田野间微弱烟雾的描绘,表现出大自然在春季苏醒时的复杂情景。诗中的“日借嫩黄初著柳”,写出了春天初生的嫩黄色彩,以及阳光透过柳条,带给人温暖和希望。

“雨催新绿稍归田”则寓意于春雨的滋润下,一切生命都在迅速地复苏,新绿的颜色逐渐覆盖了田野。最后两句“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诗人通过对比去年的花开与今年未开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意境悠长,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感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佳作。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春寒

春风满地月如霜,拂晓钟声到景阳。

花底裌衣朝宿卫,柳边新火起严妆。

冰残玉甃泉初动,水涩铜壶漏更长。

从此暄妍知几日,便应鶗鴂损年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段约之园亭

爱公池馆得忘机,初日留连至落晖。

菱暖紫鳞跳复没,柳阴黄鸟啭还飞。

径无凡草唯生竹,盘有嘉蔬不采薇。

胜事阆州虽或有,终非吾土岂如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独饭

窗明两不借,榻净一籧篨。

栩栩幽人梦,夭夭老者居。

安能问香积,谁可告华胥。

独饭墙阴转,看云坐久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癸卯追感正月十五事

正月端门夜,金舆缥缈中。

传觞三鼓罢,纵观万人同。

警跸声如在,嬉游事已空。

但令千载后,追咏太平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