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中将为江浙之行念当与梦贶远别感叹伤怀因成长句奉呈

客行已无聊,况此忧虑集。

颓然念远役,未见勇可习。

虚庭觉气润,远视萤火湿。

故人不我厌,踏雨相劳揖。

朝餐共饥饱,夜语同坐立。

问我去此邦,何用如此急。

干戈与瘴疠,未见可出入。

何殊知二五,而不知有十。

俛首谢勤意,此非愚所及。

天涯重离别,所至方嶪岌。

感怀平生旧,忍效儿女泣。

风沙蔽中原,道路满荆棘。

世事古则然,临分莫于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名为《送梦贶之江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首句“客行已无聊,况此忧虑集”,点明了友人即将远行,诗人内心充满忧愁。接着,“颓然念远役,未见勇可习”两句,诗人以自己的颓废状态反衬出对友人远行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软弱。

“虚庭觉气润,远视萤火湿”描绘了一幅夜晚庭院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潮湿和沉重。而“故人不我厌,踏雨相劳揖”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友情,即使在风雨中也愿意相互慰藉。

接下来,“朝餐共饥饱,夜语同坐立”描述了两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强调了友情的深厚和生活的平凡美好。然而,“问我去此邦,何用如此急”一句,诗人开始反思友人的匆忙,可能是因为战乱或疾病等原因,这又增添了诗人的忧虑。

“干戈与瘴疠,未见可出入”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担忧,而“何殊知二五,而不知有十”则是对友人急躁行为的委婉批评,意在提醒友人要全面考虑问题。

“俛首谢勤意,此非愚所及”表明诗人对友人关心的感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无力感。最后,“天涯重离别,所至方嶪岌。感怀平生旧,忍效儿女泣”表达了对离别的哀伤和对过往友谊的怀念,以及不愿像儿女般哭泣的坚强。

“风沙蔽中原,道路满荆棘”描绘了友人旅途的艰难,而“世事古则然,临分莫于邑”则是对人生无常和离别不可避免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面对离别时保持平静。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赠日者张直夫

因循避世不求名,潦倒江湖过一生。

贾谊定能寻季主,子云先已识君平。

独行市肆口无语,懒踏权门身自轻。

看甑生尘只坚坐,世间宁有不平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永州西亭

旧闻西亭胜,独盛湘湖间。

山秀水亦好,千里在凭栏。

今来乃不然,眼境故未宽。

环城但浊水,满目唯荒山。

如何柳司马,肯为此解颜。

始知忧虑久,方觉所遇安。

我从避地来,山水亦饫观。

初不厌岭峤,况敢嫌荆蛮。

徘徊念昔人,亦作故意看。

所惭二三子,来不倦跻攀。

开轩纳微凉,共享一日闲。

说诗到雅颂,论文参诰盘。

快若箭破的,圆如坂下丸。

此乐固可乐,此盟安得寒。

天暑畏道路,时危安阻难。

相逢得少款,莫问何时还。

何须待杯酒,始尽平生欢。

形式: 古风

浯溪

五月行人汗如雨,意绪昏昏杂尘土。

浯溪一见中兴碑,便有清风濯烦暑。

中兴之业诚艰难,敢作汉武周宣看。

纷然大历上元间,文恬武嬉主则孱。

但知追咎一禄山,袖手不作如旁观。

天亦未使庸夫干,故生李郭在人间。

一时节士张许颜,其谁不知唐已安。

道州落笔风雨寒,鲁公大书镇百蛮。

诃叱水怪摧神奸,有臣若此亡所叹。

而不能使君心还,我来转岭逾千盘。

对此凛然清肺肝,想见群小遭讥弹。

尔曹何心犹诞谩,至今怒发常冲冠。

形式: 古风

送元上人归禾山

长嚣而寂,方作而息。如射破的,初不以力。

子居深山,又处绝顶。避嚣不作,二事俱屏。

往来临川,道里且千。一见我喜,如旧交然。

我欲属子,重于发言。子请则坚,之子之贤。

遍寻诸方,不主先入。唯是之从,何拘何执。

惟昔善财,我曹之师。其心广大,谁能间之。

山高海深,德则不孤。不深不高,培塿潢污。

奚必深山,惟静之守。求寂念息,以阅永久。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