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细雨贫郊去送袁于人还郡四首(其三)

廿馀心许似花然,洙水西山数圣贤。

自借赭鞭敲暮气,勿从媚蝶学翩翾。

无才不足逐仙隐,抵鹊何须以美蠙。

生面每为书史蔀,蒙头孳纽几千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名为《赋得细雨贫郊去送袁于人还郡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品格和志向的赞美。

首句“廿馀心许似花然”,以“廿馀”点明送别的时日之长,以“心许”表达深厚的情感,将友人的离去比作花朵凋零,形象地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次句“洙水西山数圣贤”,洙水与西山并提,象征着友人所处之地的文脉深厚,暗含对友人品德与学问的敬仰。同时,“数圣贤”也暗示了友人与古代贤者的相似之处,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推崇。

接着,“自借赭鞭敲暮气”一句,通过借赭鞭敲击暮气的动作,营造出一种沉稳而庄重的氛围,既表现了送别时的肃穆,也寓意着友人将带着坚定的决心与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

“勿从媚蝶学翩翾”则以蝴蝶的轻浮与媚态为反衬,强调了友人应保持高洁的品格,不随波逐流,追求真正的自我价值与精神境界。

“无才不足逐仙隐,抵鹊何须以美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志趣的理解与尊重。前句意为即使没有超凡的才华,也不必追求隐逸的生活,后句则是说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美饰,应注重内在的修养与品德。

最后,“生面每为书史蔀,蒙头孳纽几千年”两句,以“书史蔀”比喻友人对历史文化的贡献,以及“蒙头孳纽”形容其思想与智慧的积累,历经千年而不衰。这两句不仅赞扬了友人的学术成就,也寄托了对其未来影响深远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品格、志向及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知识、道德与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1)

谢元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细雨贫郊去送袁于人还郡四首(其四)

去后霜烟色色殊,行藏偶尔谷于菟。

青山作侣夫何阒,白石同人亦不孤。

禁虎谅应冯禹步,执魌还用进桃都。

故园自有馀兰畹,斗世战身似我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其一)

天寒海水不相知,短世无劳折剑炊。

地下眉山称小友,人间望蔡失鹰师。

衿巾肃穆临千仞,梅棘孤青秀一枝。

从古词流匪有命,汨罗江上莫投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其二)

尺寸量天天曰瞢,苦僧迁客一生中。

遂从决脰师王蠋,宁事焚膏叹陆通。

何处墓门无盍旦,谁为孝子有弹弓。

鳄溪鬼影蛟鱼吊,韩伯由兹不送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其三)

白贲如何进雉羹,长年桑户困银鎗。

孝乡忍见雕慈竹,寡草曾闻哭女婴。

金格虚誊灵隐籍,玉棺不享世间名。

杜康已放三卮外,盘石无人祀步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