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名为《赋得细雨贫郊去送袁于人还郡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品格和志向的赞美。
首句“廿馀心许似花然”,以“廿馀”点明送别的时日之长,以“心许”表达深厚的情感,将友人的离去比作花朵凋零,形象地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次句“洙水西山数圣贤”,洙水与西山并提,象征着友人所处之地的文脉深厚,暗含对友人品德与学问的敬仰。同时,“数圣贤”也暗示了友人与古代贤者的相似之处,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推崇。
接着,“自借赭鞭敲暮气”一句,通过借赭鞭敲击暮气的动作,营造出一种沉稳而庄重的氛围,既表现了送别时的肃穆,也寓意着友人将带着坚定的决心与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
“勿从媚蝶学翩翾”则以蝴蝶的轻浮与媚态为反衬,强调了友人应保持高洁的品格,不随波逐流,追求真正的自我价值与精神境界。
“无才不足逐仙隐,抵鹊何须以美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志趣的理解与尊重。前句意为即使没有超凡的才华,也不必追求隐逸的生活,后句则是说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美饰,应注重内在的修养与品德。
最后,“生面每为书史蔀,蒙头孳纽几千年”两句,以“书史蔀”比喻友人对历史文化的贡献,以及“蒙头孳纽”形容其思想与智慧的积累,历经千年而不衰。这两句不仅赞扬了友人的学术成就,也寄托了对其未来影响深远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品格、志向及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知识、道德与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