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行

长安多冠盖,轮鞅日夜驰。

更代无旧轨,荣悴迁瞬时。

去来各有营,懊丧常半之。

马上共挥手,岐路复多岐。

谋面且造次,况乃言心期。

伊余类海鸟,饮啄安水湄。

矫首视天汉,犹怪鹓雏痴。

一朝窥樊笼,眩惑难自持。

厮役见愚弄,奔走使我疲。

朝出每不饱,暮归恒苦饥。

凌霜叩鬼谒,且嗔驽马迟。

高驾恣前唱,引避如伏雌。

举目见滓秽,投足良崄巇。

漆园乐曳尾,莱妻叹为牺。安知巧胜拙,孰辨妍与?。

人生适志尔,富贵亦何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长安行》描绘了明代京城长安的繁华与浮躁,以及其中人物的忙碌与无奈。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长安城中官场的轮换更迭,以及人们在追求名利过程中的懊恼与疲惫。

首句“长安多冠盖,轮鞅日夜驰”开篇即点明长安作为政治中心的繁忙景象,车马不息,官员们日夜奔波于权力的追逐之中。接下来,“更代无旧轨,荣悴迁瞬时”则揭示了权力更替的快速与无情,荣华与衰败在瞬间转换,没有永恒的轨迹可循。

“去来各有营,懊丧常半之”进一步描绘了人们为了各自的目标而忙碌,却往往感到懊丧和不满,因为追求的结果并不总能如愿。诗人通过“马上共挥手,岐路复多岐”形象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与分别,以及在复杂的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选择。

“谋面且造次,况乃言心期”则表达了即使短暂相聚也难以深入交流,更不用说达成心灵上的默契。诗人将自己比作“海鸟”,象征着远离尘嚣,渴望自由的心境。“矫首视天汉,犹怪鹓雏痴”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俗追求的不解与讽刺。

“一朝窥樊笼,眩惑难自持”描述了主人公从外界的诱惑中觉醒,意识到自己被束缚的现实,内心的挣扎与困惑。“厮役见愚弄,奔走使我疲”则反映了在权力游戏中,普通人被利用、被消耗的残酷事实。

“朝出每不饱,暮归恒苦饥”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贫困,“凌霜叩鬼谒,且嗔驽马迟”则展示了在权力斗争中,即使是微小的失误也可能带来巨大的惩罚。“高驾恣前唱,引避如伏雌”通过对比,讽刺了权贵的傲慢与普通人的谦卑。

最后,“举目见滓秽,投足良崄巇”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与忧虑,“漆园乐曳尾,莱妻叹为牺”引用典故,表达了对自由与牺牲的思考。“安知巧胜拙,孰辨妍与?”则提出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指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可能忽视了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长安社会的复杂面貌,以及个体在其中的挣扎与思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

吴麟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夜寄清溪子

柝声喧夜雪,门外马蹄深。

有月怯孤枕,无枝愁冻禽。

酒伤天下事,剑识古人心。

何必同林樾,山盟讵自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长安春兴四首(其一)

尘封官柳眼犹迷,黄鸟吞声不肯啼。

二月羽书掩塞草,十年马足负香泥。

长缨有策终难请,短札多愁未易题。

忽忆孤山此时节,乱堆雪片断桥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长安春兴四首(其二)

宣室平台几度闻,谁言尺五隔重云。

冯唐未老犹能对,邓禹笑人何足云。

投璧无因徒咄咄,弹冠有语谩纷纷。

不知底事长安道,策蹇归来又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长安春兴四首(其三)

长安旧日看花地,懊惜风光掷等閒。

孤竹已非商版籍,卢龙谁卖汉河山。

边笳入夜难辞泪,徼戍逢春不解颜。

身在日边容易老,何须更问玉门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