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望

洞庭遥在天之东,放歌濯足秋正中。

君山倒蘸翠螺湿,湖水直与银河通。

一点两点沙鸟白,千树万树霜叶红。

美人娟娟隔秋水,目极万里双飞鸿。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洞庭秋望》由元代诗人吴荃所作,描绘了洞庭湖秋天的壮丽景色。诗中以洞庭湖为中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美丽。

首句“洞庭遥在天之东”,以远眺的姿态引出洞庭湖的辽阔与遥远,仿佛它位于天际的一隅,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放歌濯足秋正中”则描绘了诗人在此时此刻,放声歌唱,洗脚于湖水中,享受着秋天的宁静与清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

“君山倒蘸翠螺湿,湖水直与银河通”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君山比作翠绿的螺壳,倒映在湖面上,仿佛与湖水融为一体。同时,湖水与银河相连,象征着自然界的宏大与神秘,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奥秘的向往。

“一点两点沙鸟白,千树万树霜叶红”则通过对比,展现了秋季的鲜明色彩。沙鸟点缀在湖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而千树万树的霜叶,则呈现出一片火红,与湖水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画卷。

最后,“美人娟娟隔秋水,目极万里双飞鸿”两句,以美人遥望远方,目光追随双飞的大雁,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自由的向往。美人与大雁的形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内涵,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

综上所述,《洞庭秋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秋天洞庭湖的独特魅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远方的憧憬,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

吴荃(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试剑石

旌阳古剑寒如冰,化成鍊就阴阳精。

铁花乱雪星斗明,白帝夜哭蛟龙惊。

一朝提携试苍石,海风吹断寒云色。

天地高低两磨轮,日月东西双合璧。

剑光如风石如泥,剑风飞过石不知。

苍松怒号起雷雨,翠峡劈破青琉璃。

当年一断成千古,融液至今难缀补。

拂开苍藓勒奇勋,好向岐阳作钟鼓。

形式: 古风

中秋

青天化作白玉盘,捧出七宝玻璃觞。

姮娥起舞太白醉,如此风流胡可忘。

北斗酌取琼河浆,秋风制就芙蓉裳。

龙吟泓下虎啸壑,谁能著耳听啼螀。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文学馆壁

主家池馆临官道,门对琅玕如海岛。

弟子读书编绿蒲,词人琢句思芳草。

忆昨送客悲年华,隔帘微雨东风斜。

春光满眼忽自醉,墙西一树樱桃花。

形式: 古风

送陈敬初秀才北上

江南八月鸿雁飞,故人挟策游京师。

为郎作傅虽可期,老怀与尔宁分违。

忆昨同舟风雨夕,胥江委蛇严滩白。

紫阳之山千里隔,何曾笑我微官缚。

归来吴城刚半年,揽裙结佩仍周旋。

陈胶雷漆非偶然,拍肩笑语忘其颠。

秋风萧萧吹去舟,征衣蓐食还依刘。

芙蓉照波生远愁,欲别未别难为留。

玉堂金阙有耆旧,草诏紬书常在手。

乘时荐剡如转丸,兀兀兔园非所守,子之行兮良不苟。

形式: 古风